牛膝(中药)
牛膝,中药名。为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bidentataBl.的干燥根。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捆成小把,晒至于皱后,将顶端切齐,晒干。分布于全国,在有些地区有大量栽培品种。具有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的功能。用于经闭,痛经,腰膝酸痛,筋骨无力,淋证,水肿,头痛,眩晕,牙痛,日疮,吐血,衄血。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根。
性味苦、甘、酸,平。
归经归肝、肾经。
功效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主治用于经闭,痛经,腰膝酸痛,筋骨无力,淋证,水肿,头痛,眩晕,牙痛,日疮,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煎服,5~12g。
禁忌孕妇慎用。
生理特性多年生草本,高70~cm。根圆柱形,直径5~10mm,土黄色。茎有棱角或四方形,绿色或带紫色,有白色贴生牛膝或开展柔毛,或近无毛,分枝对生,节膨大。单叶对生;叶柄长5~30mm;叶片膜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12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全缘,两面被柔毛。穗状花序项生及腋生,长3~5cm,花期后反折;总花梗长1~2cm,有白色柔毛;花多数,密生,长5mm;苞片宽卵形,长2~3mm,先端长渐尖;小苞片刺状,长2.5~3mm,先端弯曲,基部两侧各有1卵形膜质小裂片,长约1mm;花被片披针形,长3~5mm,光亮,先端急尖,有1中脉;雄蕊长2~2.5mm;退化雄蕊先端平圆,稍有缺刻状细锯齿。胞果长圆形,长2~2.5mm,黄褐色,光滑。种子长圆形,长1mm,黄褐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屋傍、林缘、山坡草从中。分布于全国,在有些地区有大量栽培品种。
药材性状本品呈细长圆柱形,挺直或稍弯曲,长15~70cm,直径0.4~1cm。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有微扭曲的细纵皱纹、排列稀疏的侧根痕和横长皮孔样的突起。质硬脆,易折断,受潮后变软,断面平坦,淡棕色,略呈角质样丽油润,中心维管束木质部较大,黄白色,其外周散有多数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气微,味微甜而稍苦涩。
饮片性状
1、牛膝呈圆柱形的段,外表皮灰黄色或淡棕色,有微细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质硬脆,易折断,受潮变软。切面平坦,淡棕色或棕色,略呈角质样而油润,中心维管束木部较大,黄白色,其外围散宥多数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气味微甜而稍苦涩。
2、酒牛膝形如牛膝段,表面色略深,偶见焦斑,微有酒香气。
相关论述1、《本草纲目》:治久疟寒热,五淋尿血,茎中痛,下痢,喉痹口疮齿痛,痈肿恶疮伤折。
2、《别录》:疗伤中少气,男子阴消,老人失溺,补中续绝,益精利阴气,填骨髓,止发白,除脑中痛及腰脊痛,妇人月水不通,血结。[1]
3、《本经》: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久服轻身耐老。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牛膝的功效与作用
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