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大写的牛

岁月穿梭,如白驹过隙,永不停歇。

随着时代车轮滚滚前行,“中国车”也变得越来越牛!

在过去的五年里,高铁、网约车、自驾游、共享单车、民族品牌汽车……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中国智造”,见证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车轮上的中国”。

“高铁的价值,只是节约我们的时间?那太小看它了”

年8月20日,一个令许多人振奋的消息传来。

全国铁路将于9月21日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复兴号”动车组将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公里时速运营,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

资料图“复兴号”列车中新社记者侯宇摄

而这,只是中国高铁5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中的一个罢了。

这5年,中国高铁新增运营里程1.2万公里,超过世界其他国家高铁运营里程的总和;

这5年,中国高铁建成世界上第一条穿越高寒季节性冻土地区的哈大高铁、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京广高铁、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兰新高铁;

这5年,中国高铁加快走出国门的步伐,在印尼、新加坡、俄罗斯等地“落地生根”。

……

说到海外,年5月,英国人卡洛琳·艾登曾在《金融时报》上发文惊叹:“高铁让中国变小了!”

她从北京坐高铁10小时就抵达桂林,同等距离的火车旅程,以前至少需要24小时。

京沪高铁中新社发富田摄

而常年身处海外的欧华作协理事高关中,对高铁速度也感叹不已。他在文章中写道:

这四五年,我年年回国,多次坐高铁,深深体验到高铁带来的“快生活”。

年10月,我陪同德国画家到南京办画展。从上海到南京公里,最快67分钟就到了;而从汉堡到柏林,同样的距离,却要用近两小时,这让以高科技自负的德国人对中国刮目相看。

这要是放在从前简直是天方夜谭!

高关中与高铁乘务员合影

高铁的快速所带来的出行时间的节约,的确是高铁在人们心中最显著的特征。

不过在过去5年里,人们愈发感到,除节省时间外,高铁的速度还极大地影响了老百姓的生活方式。

覃娇凤十几岁就随父母从贵州来广东打工,属于在粤的第二代农民工。

以前,她想从广州回贵阳过年,得费老鼻子的劲儿,无论怎么走都要一天一夜,每年春节回家,拖家带口“就像逃难”。

年底,贵广高铁通车,覃娇凤只要4个小时就能到家。这让她的生活有了弹性,比如暑假时可以带孩子回老家过一阵子,而不是等到过年才回去。

年底,沪昆高铁全线贯通,图为乘务员为少数民族乘客送上热茶。中新社记者任东摄

胡先生所在的箱包生产厂,几年前从广东花都搬迁到了湖南郴州。不过这并没有耽误他和广东朋友的交往。

有时朋友在广东广州相约聚会,他从湖南郴州出发,1小时19分便到达广州北站,居然比广州市区出来的朋友还准时!

年11月28日,渝万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宣告长江三峡库区进入“高铁时代”。龚萱摄

常年往返于北京与涿州的李荀,发布了多条关于高铁上下班状态的微博,还在高铁上认识了不少每日同行的朋友,大家建立了







































鐐规淮鍨嬬櫧鐧滈搴旀敞鎰?
瀹佸鐧界櫆椋庡尰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tenga.com/ntzz/1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