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hypertensive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
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头痛”、“肝风”、“肝阳”等的范畴。早在《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就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记载。中医认为,高血压病是由于七情所伤、饮食失调、内伤虚损,引起阴阳平衡失周,病损主要涉及肝、肾、心、脑。涉及于心,可导致心力衰竭,属中医“喘证”、“心悸”二者合并发病;当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病症时,分属于中医的“厥心痛”和“真心痛”,二者总称为“胸痹心痛”。当高血压病累及脑,出现局灶性血栓或出血,中医统称中风,根据病情不同又可分为中经络、中脏腑等证型。中医只有通过辨证施治,才能达到有效防治高血压病的目的。
一、中医药防治可根据中医体质分型,并选择不同的中药药茶、食疗等进行防治和保健。主要分为肝阳偏盛、肝肾阴虚、痰瘀互阻三型。
(一)肝阳偏盛型:
1、症状体征:头痛,眩晕,心烦易怒,夜眠不宁,面红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
2、预防保健常用的中药有夏枯草、草决明、石决明、罗布麻、桑叶、菊花、白芍、钩藤等。常用于食疗的食物有马蹄、梨、藕、芹菜、猪肉、有鳞鱼类、黄豆、豆腐、龟肉等。具有平肝之功效。具体如下:
(1)中药茶饮:A、夏枯草茶:夏枯草10克,绿茶少量。B、金银山楂饮:金银花9克,山楂15克。C、罗布麻五味子饮:罗布麻叶6克,山楂10克,五味子5克。D、决明子茶:决明子15克,绿茶3克。(大便稀溏者慎用)E、钩藤茶:钩藤9克,绿茶3克。F、菊花饮:菊花9克,桔皮3克G、玉米须钩藤饮:新鲜玉米须15克,钩藤6克,菊花5克。
(2)药膳:A、夏枯草煲猪肉:夏枯草、桑椹、牡蛎各20克,瘦猪肉克,酱油、糖、盐、鸡精各适量。将夏枯草及牡蛎洗净煎汁,猪肉洗净切块,将药汁与猪肉同入锅内,用文火煲汤,至7成熟;加入桑椹、酱油、盐、糖调味,继续煮至肉烂熟,汁液收浓即可。吃肉及桑椹、喝汤,适量佐餐。B、鲜芹菜汁:鲜芹菜克洗净,沸水烫2分钟,取出后切碎加冷开水毫升绞汁。取汁分二次服用。
(二)肝肾阴虚型:
1、症状体征:眩晕,耳鸣健忘,目涩目糊,精神萎靡,少寐多梦,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质红苔少或无,脉弦细数。
2、预防保健常用的中药有:菊花、槐花、山楂、芹菜、银耳、枸杞、五味子、何首乌、生地黄、杭白芍等。常用于食疗的食物有海参、淡菜、海带、紫菜、禽蛋、鸭肉、瘦肉、甲鱼、龟、燕窝、银耳、蜂蜜等。具有滋阴补肾之功效。具体如下:
(1)中药茶饮:A、菊槐绿茶饮:菊花6克,槐花6克,何首乌15克,绿茶6克。B、枸杞桑菊饮:枸杞子9克,决明子9克,桑叶5克,菊花5克。C、菊楂决明饮:菊花3克,山楂10克,生地黄12克,草决明15克。
(2)药膳:A、枸杞菊花粥:枸杞子15克,白菊花4克,糯米克。将枸杞子、白菊花切碎,与糯米一同加水放置30分钟后,再用文火煮制成粥。早晚分食。B、山楂黑米粥:山楂30克,黑米克。将新鲜山楂或干山楂用温水泡发备用。山楂置锅内放水煮20分钟,去渣留汁。再将黑米洗净,放入山楂水中煮粥。C、银耳杞子里脊汤:银耳10克,枸杞子25克,猪里脊肉50克,鸡汤、盐、味精、酒、水淀粉适量。将银耳用温水泡发洗净,里脊肉洗净切丝,放入鸡汤中旺火烧开,改小火炖30分钟。再加入枸杞子煮熟,加调料调味,用水淀粉勾芡即可。可佐餐服食。D、山药杞子甲鱼汤:山药、枸杞子各50克,女贞子、熟地各15克,陈皮10克,甲鱼1只,盐、味精适量。将甲鱼去头杂,切块,洗净,与诸药加水同炖至甲鱼熟后,加盐、味精调味即可。可适量服食。
(三)痰瘀互阻型:
1、症状体征:眩晕,头重如裹,或伴头痛,胸闷不舒,形体较胖,食少多寐,舌暗,苔腻,脉滑或涩。
2、预防保健常用的中药有:薏仁、桃仁、红花、银杏叶、莱菔子、决明子、山楂、陈皮、丹参等。常用于食疗的食物有核桃、山楂、桃仁、杏仁、萝卜、银耳、海带、藕等。具有化痰活血之功效。具体如下:
(1)中药茶饮A、二红饮:红花3克,红枣10枚。B、银杏叶饮:银杏叶(干品)10克,陈皮3克。C、桃仁莲藕饮:桃仁10克,莲藕30克。D、桃仁山楂代茶饮:桃仁6克,山楂10克,陈皮3克。E、莱菔决明饮:莱菔子6克,决明子9克,山楂9克,陈皮3克,丹参9克。
(2)药膳:A、山楂荷叶粥:山楂、陈皮各5克,荷叶2克,竹茹3克,小米50克。将山楂、荷叶、陈皮、竹茹加水煎后,取汁。加小米煮成粥即可。B、木耳山楂粥:木耳5克,山楂30克,大米50克。将木耳泡发洗净,与山楂、大米放入砂锅内,加毫升水,煮粥待食。C、三鲜冬瓜:冬瓜克,瘦肉50克,冬笋30克,黑木耳(泡发)50克。将冬瓜、冬笋、黑木耳切片,放入沸水中焯至刚熟时即捞起,瘦肉切丝先炒,后加入冬瓜、冬笋、黑木耳翻炒,加适量盐、味精调味起锅即可。
中药药茶的使用方法:将药茶方中的各味中药置保温杯中直接沸水浸泡10分钟后饮用或中药放到砂锅中先浸泡10-15分钟后用武火烧沸代茶饮用。建议根据口味,选择其中一种,可以连续服用或间断服用。
二、高血压保健按摩操:推荐一套穴位按摩操,具有补肝肾、平肝阳、舒通肾脉、引火归原,从而降低血压的作用。可以不拘时间和地点进行,每日可进行2次。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节起势:坐在椅子上,姿势自然端正,放松,目视前方,双手掌放在大腿上,膝关节呈90度弯曲姿势,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呼吸均匀,有节奏。第二节按揉太阳穴:以左右手示指按压在太阳穴(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约1寸凹处),顺时针旋转32次。
第三节按摩百会穴:用左或右手掌,紧贴百会穴(头顶部后发际上7寸)按揉32次。
第四节按揉风池穴:用双手拇指按揉双侧风池穴(耳后颈部凹陷中),顺时针按揉32次。
第五节摩头清脑:两手五指自然分开,用小鱼际从前额向耳后按摩,从前向后弧线形32次。
第六节擦颈降压:先用左手大鱼际擦抹右颈部胸锁乳突肌,再换右手擦左颈各32次。
第七节揉曲降压:用左、右手,先后分别按压左、右肘关节附近的曲池穴(肘横纹外侧端凹陷中)32次。
第八节揉关宽胸:先用右手大拇指按揉左手内关穴(腕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再用左手大拇指按揉右手内关穴各32次。
第九节导血下行:分别用左、右手拇指按揉左、右小腿的足三里穴,按揉32次。
第十节收势:扩胸调气,两手放松下垂,然后握空拳,屈肘提肩向后扩胸,最后放松还原,做32次。
三、中药足浴:晚上临睡前,可配合温水洗脚泡脚,洗泡过程中可以搓足心,右手搓左脚心,左手搓右脚心,配合揉搓脚趾,每侧各搓1-2分钟。起平肝潜阳、活血通络的作用。推荐用于足浴的参考中药方:钩藤30克,菊花15克,夏枯草15克,决明子30克,川牛膝20克,白芍20克,桑枝20g。取上药加水毫升煎煮取液,等温度适宜后足浴,每次20-30分钟,每日一剂,每日泡1次(若伴糖尿病患者随医生指导)。
四、针灸疗法取穴足三里、合谷;内关、太冲;三阴交、曲池、阳陵泉。用泻法,不留针,每天取一组穴,交替使用。
五、药枕疗法杭白菊、桑叶、野菊花、辛夷各克,薄荷、花红各克。混合粉碎后另外拌入冰片50克,装入布袋做枕头使用。每剂药可以用3-6个月。凡高血压病,正偏头痛,既可以此缓解症状,又可以预防早期病人复发。此外还可以用菊花0克,丹皮、白芷、川穹各克,制成药枕防治。
六、气功疗法一般取内养静功法,可以取坐姿或站姿。坐姿是坐于椅子上,双腿分开自然踏地,两手放于大腿上,手心向下,全身放松,心情怡静,排除杂念,意守丹田,口唇轻闭,双目微合,调整鼻息。站姿是身体自然站立,双脚分与肩平,两膝微屈,两手抱球放于身前,全身放松意守丹田,调整呼吸。每次10~30分钟,每日1~2次。
七、饮食疗法高血压病人要吃的科学,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多食水果和蔬菜,因时因地坚持食疗。香菇、洋葱、芹菜、海蜇皮、大蒜、海参、绿豆苹果、海带等都是防治高血压的食物。
八、其他注意事项
1、减重——建议体重指数(BMI)应控制在23以下。(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用BMI评估肥胖,亚洲人诊断标准为:23为正常上限,23~25为过重,≥25为肥胖。)减重对健康的利益是巨大的,如在人群中平均体重下降5公斤,高血压患者体重减少10%,则可使胰岛素低抗、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左心室肥厚改善。
2、增加体力活动——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决定自己的运动种类、强度、频度和持续运动时间。对中老年人应包括有氧、伸展及增强肌力练习三类,具体项目可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门球、气功、迪斯科等。运动强度须因人而异,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运动频度一般要求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即可,可根据运动者身体状况和所选择的运动种类以及气候条件等而定。
3、戒烟限酒——尽管有证据表明非常少量饮酒可能减少冠心病发病的危险,但是饮酒和血压水平以及高血压患病率之间却呈线性关系,因此不提倡用少量饮酒预防冠心病,提倡高血压患者应戒酒,因饮酒可增加服用降压药物的抗性。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戒烟也是重要的,虽然尼古丁只使血压一过性地升高,但它降低服药的顺应性并增加降压药物的剂量。
4、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长期精神压力和心情抑郁是引起高血压和其它一些慢性病重要原因之一,高血压患者应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如参加体育锻炼、绘画等,在社团活动中倾诉心中的困惑,得到同龄人的劝导和理解。
本文来源:服务之家网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