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梵净山,唇齿开阖间,总有太多的故事想要诉说,总有太多的美好想要表达,总有太多的美景美情,看不完、道不尽。听着它的名字,感觉是那么神圣和神秘。它坐落于贵州东部铜仁市。也许你去过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其实,梵净山是排在它们之后第五位的佛教名山,所以才带着那么点仙气。
雄奇的梵净山系武陵山脉的主峰,海拔米,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区印江、江口、松桃三县交界处。有人曾这样说过:“如果人间真有天堂,那么梵净山就是天堂。如果人间真有净土,那么梵净山就是净土。”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力量、赋予了梵净山奇异瑰丽的自然风光,仿佛她就像一位遗世独立的美人,让人见之便难以忘怀。那么是什么样的魅力,让古今的名人雅士都对这里情有独钟呢?
站在梵净山脚下,尚未走入景区,汩汩溪流便闯入了视线,在山脚的河道之中轻盈欢快的流淌着。在这五月已经过去了一半的初夏,雨像薄纱的帷帘一样,突然地放下,立马把整个梵净山笼在了雨罩之中,难见它的真正模样,也隔住了许多阳光下的喧嚣和扰攘。从山脚到山顶,共有多个石砌的台阶,依山势蜿蜒爬升,才完成垂直高度多米的登高历程。在万籁俱寂中慢慢行走,鼻尖是林木花草的清香,耳边是哗哗作响的飞瀑流泉,眼前是茂树郁郁,藤竹缠绕,似铺到天际的绿色地毯;此时的我们被郁郁葱葱的原生植被包围了。是的,梵净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在这个绿色王国里,有多种植物,多种生物,是人类最珍贵的基因宝库。随着山势的升高,一路上树林植被梯次变化着,而山林中的动物也随之闪现,这就使得梵净山变成了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在动物的多种鸣叫声中,在一路抬升中呈现着多样色彩、光影和魅力。而人游此山中,犹如人在画中,恍若仙境一般。人当然是主体,然而,黔金丝猴、胡子蛙、珙桐、鹅掌楸等珍稀动植物则成了画中最佳的向导。
若是五月天,梵净山的杜鹃花开了,遍山的花海,十分壮观迷人。但是除了春天赏花外,梵净山每个季节都有相应的美景。春天去赏花,夏天可避暑,秋天看红叶,冬天观雪景,任何一个季节来都不会空手而归。正如歌中所唱的那样:我的家乡梵净山花漫桃源情浪漫山歌飞来醉心坎云卷云舒爱依然……
梵净山不仅风光旖旎,还是佛教圣地,梵净山作为贵州名山是因佛教而闻名的。据贵州地方史志记载,唐代牛腾在贵州大布佛教,是为佛教传入贵州之始,传布地区主要是在黔北和黔东梵净山周围。佛教的传播,必然导致寺庙的兴建、佛像的铸造和僧人的活动。浓郁的佛教文化为苍苍茫茫的梵净山披上一层肃穆而神奇的色彩。“梵净”二字,即含佛家梵天净土、超凡脱俗之意。梵净山自古被佛家辟为“弥勒菩萨道场”,历史上与“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普贤菩萨道场”峨眉山、“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观世音菩萨道场”普陀山四大佛教名山齐名天下,并称“中国五大佛教圣地”。
明代梵净山佛教十分繁荣。在梵净山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明代万历皇帝的母后曾在这里修行,到现在梵净山上都还保留着她修行的山洞,修建了大大小小的寺庙数百座,其中四大皇庵、四十八脚庵最为著名。此后的数百年间,历经兵患、匪祸等原因,只留下回香坪、老金顶、圆通殿等多处遗址。民国初年,梵净山景观一如既往,庙宇经善男信女捐资修葺尚能保护完好。民国三年(年)裁撤梵净山护国寺都司营署,成立梵净山佛教会,由护国寺住持僧德开、传兴、西林等分任正副会长。
年9月23日至24日,在梵净山护国禅寺举行全堂佛像开光典礼暨梵净山佛教文化研讨会,特邀国家宗教局、中国佛教协会、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局、铜仁地区行署等领导和专家学者、大德高僧参加。梵净山区域内各县寺庙众弟子及善男信女数万人云集梵净山,参与佛像开光盛典活动,同享佛法甘露,共同祈祷祝福,佛像开光庆典,因缘殊胜,法喜充满。
有道是,大自然造就了梵净山的奇异风光,而佛教徒则扬名了梵净山的灵山秀水。在梵净山的金顶上,一山之上筑有两殿,分别供奉着弥勒、如来两尊佛,登一山而礼二佛,既敬了今世佛,又拜了未来佛,着实省去了香客们的不少脚力,因而颇得善男信女们的礼赞。
不过,梵净山上除了有众多庙宇外,还有很多的自然景观也与佛教文化息息相关。如奇石经书、佛光等。梵净山除了是佛教名山、生态王国,更是一方净土。大家都向往这么一个返朴归真、怡养身心的人间仙境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