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二高频考点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二高频考点(一)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二高频考点(二)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二高频考点(三)

  一、芳香化湿药(1分)

  掌握芳香化湿药的特点与主治;苍术、厚朴、广藿香、砂仁的特点、功效、主治、配伍、使用注意、功效相似中药的区别(★★)

  

  1.部分药对配伍意义

  一、利水渗湿药(3分)

  1.掌握利水渗湿药的特点与主治;独活、茯苓、薏苡仁、泽泻、车前子、滑石、木通、金钱草、茵陈的特点、功效、主治、配伍、使用注意、功效相似中药的区别。(★★)

  2.利水渗湿药多性寒、凉、平,味多甘、淡、苦,入膀胱、脾、小肠经,功能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主治小便不利、水肿、黄疸、带下、淋浊、痰饮等水湿内盛。

  

  1.茯苓、薏苡仁的异同点(★)

  共同点:均有利水渗湿、健脾之功效,主治水肿、小便不利和脾虚诸证。

  不同点:茯苓药力较强,善治一切水湿内停,无论寒热虚实皆可用。还能宁心安神、治疗心脾两虚或水气凌心之心悸失眠;薏苡仁利水虽不及茯苓,但能清热,无论水湿内停的轻症或热证均可用,还能清热除痹、排脓,治疗湿痹拘挛、肺痈、肠痈。

  2.羌活与独活的异同点(★★)

  都有祛风寒胜湿之功。羌活主治上半身痹痛,太阳经头痛及项背疼痛;独活治疗腰以下风寒湿痹及少阴伏风痛。

  3.川乌、雷公藤的异同点(★★★)

  均有祛风湿、通络止痛的功效,但川乌善散寒、麻醉止痛,雷公藤除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外还能治疗疮疡肿痛、疥癣、麻风等。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二高频考点(四)

一、温里药(3分)

  掌握温里药的特点与主治;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的特点、功效、主治、配伍、使用注意、功效相似中药的区别(★★)

  

  1.部分药对配伍意义(★★)

  2.部分中药功效口诀

  附子回阳善救逆,诸班阳虚及寒痹;

  干姜回阳温脾肺,中寒肺饮亡阳宜;

  肉桂温肾治沉寒,痛经止痛火归元;

  吴茱疏肝温胃气,头痛寒疝泻呕宜;

  丁香降逆又助阳,温中止痛高良姜;

  花椒温痛能杀虫,祛寒理气小茴香。

  一、理气药(3分)

  1.掌握理气药的特点与主治;陈皮、枳实、木香、香附、沉香、川楝子、薤白的特点、功效、主治、配伍、使用注意、功效相似中药的区别,还需掌握沉香的用量。(★★)

  2.理气药多辛香燥散,药性多偏温,归脾胃、肝、肺经,善行散或泻降,功能行气止痛、理气调中、理气宽胸、疏肝解郁、破气散结,有的还能燥湿、消积。主治肺气雍滞之胸闷疼痛、咳嗽气喘,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腹泻或便秘,肝气郁滞之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胁肋胀痛、疝气疼痛。

  

  1.部分药对配伍意义(★)

  2.沉香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后下,1~5g;研末,每次0.5~1.5g。

  3.高频考题

  (1)既能疏肝理气,又能调经止痛的药物是()

  A.香附

  B.青皮

  C.陈皮

  D.川楝子

  E.佛手

  解析: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被誉为“气病之总司,妇科之主帅”主治肝气瘀滞之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痛;肝郁气滞之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痛经;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故选A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二高频考点(五)

一、消食药(1分)

  掌握消食药的特点与主治;山楂、麦芽、莱菔子、鸡内金的特点、功效、主治、配伍、使用注意、功效相似中药的区别及麦芽的用量(★★)

  

  1.部分中药功效口诀(★★)

  山楂消化肉食积,治胸腹痛能化瘀;

  麦芽消化米面积,回乳消涨解肝瘀;

  莱菔消食兼理气,食积涨满痰喘宜;

  内金消积化结石,各种食积及滑遗。

  二.驱虫药(1分)

  1.掌握驱虫药的特点与主治;使君子、苦楝皮、槟榔、贯众的特点、功效、主治、配伍、使用注意、功效相似中药的区别。(★)

  

  1.部分中药特点、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三.止血药(1分)

  1.掌握止血药的分类与主治;大蓟、小蓟、地榆、白茅根、白及、三七、茜草、蒲黄、艾叶的特点、功效、主治、配伍、使用注意、功效相似中药的区别。(★★)

  

  1.部分药对配伍意义(★)

  四.活血祛瘀药(4分)

  掌握活血化瘀药的特点与主治;川芎、延胡索、郁金、莪术、丹参、虎杖、益母草、桃仁、红花、牛膝、水蛭的特点、功效、主治、配伍、使用注意、功效相似中药的区别。(★★)

  

  1.部分中药功效口诀(★★)

  川芎行气血祛风,经产瘀滞头痹痛;

  延胡行气血止痛,疗心腹瘀滞诸痛;

  丹参通经祛淤痛,凉血消痈心神宁;

  红花活血调经脉,瘀血诸痛斑暗色;

  桃仁通经破淤血,润肠消痈兼止咳;

  益母经产为要药,清热解毒利肿尿;

  牛膝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尿血下行。

  2.高频考题

  (1)有止血而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中药是()

  A.蒲黄

  B.三七

  C.艾叶

  D.棕榈炭

  E.艾叶

  解析:三七性温,化瘀止血力强,有化瘀而不伤正之长,出血或瘀血兼体虚有寒者用之为宜,还能补虚。故选B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二高频考点(六)

一、化痰止咳平喘药(5分)

  掌握化痰止咳平喘药的特点与主治;半夏、天南星、芥子、桔梗、旋复花、瓜蒌、川贝、浙贝、竹茹、苦杏仁、百部、紫苏子、桑白皮、葶苈子的特点、功效、主治、配伍、使用注意、功效相似中药的区别(★★)。

  

  1.部分中药功效口诀(★★)

  半夏辛温燥湿痰,止咳呕眩消痞散;

  燥湿白附天南星,祛风止痉散结肿;

  芥子温肺祛痰灵,利气散结通络痛;

  桔梗化痰靠升宣,祛痰排脓利喉咽;

  瓜蒌清热化燥痰,宽胸散结润大便;

  二贝清热散郁结,川润肺咳浙解毒;

  三竹清热又化痰,竺沥定惊茹除烦。

  二.安神药(1分)

  掌握安神药的分类与主治;朱砂、磁石、龙骨、酸枣仁、远志、的特点、功效、主治、配伍、使用注意、功效相似中药的区别,还需掌握朱砂、磁石的用量。(★)

  

  1.安神药分为重镇安神药和养心安神药。前者多为矿石、化石或贝壳,质重镇潜,善镇心安神定惊,主治痰火内扰、心火炽盛所致的心悸失眠、惊痫癫狂;部分中药还有平肝潜阳等功效,用于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等证。后者多为植物种子、种仁,甘润滋养,善养心安神,主治心脾两虚、心肝血虚、等所致的虚烦不眠、健忘多梦、心悸怔忡等。

  2.部分中药功效概括(★):

  兼能化痰:远志;

  兼能平肝:龙骨、磁石;

  兼能解郁:合欢皮;

  兼能润肠通便:柏子仁;

  兼能祛风通络:夜交藤(首乌藤)。

  3.朱砂、磁石的用法用量

  朱砂:研末冲服或入丸散,0.1~0.5g/次(忌火煅,火煅会析出水银)。

  磁石:入汤剂,先煎,9~30g/次;入丸散1~3g。

  三.平肝熄风药(2分)

  掌握平肝熄风药的分类与主治;石决明、牡蛎、代赭石、羚羊角、钩藤、天麻、全蝎、蜈蚣、地龙的特点、功效、主治、配伍、使用注意、功效相似中药的区别,还需掌握全蝎和蜈蚣的用量。(★★)

  

  1.平肝熄风药分为平抑肝阳药和息风止痉药两类。前者多寒凉,大多为矿石类,少数为植物类药,因质重而功主平肝潜阳。后者寒温不一,多为虫类药,且具毒性,虽质轻但却功主平抑肝阳,且兼能镇惊安神、清肝明日,主治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肝风内动、癫痫抽搐及破伤风等证有的兼能化痰解毒、通络止痛。

  2.部分中药功效概括(★)

  既能平肝又能熄风:羚羊角、钩藤(后下)、天麻

  平肝又能清肝明目:石决明、珍珠母、蒺藜、羚羊角

  兼能治头痛:全蝎、蜈蚣、天麻

  兼能攻毒散结:全蝎、蜈蚣

  兼能通络:全蝎、蜈蚣、天麻、地龙

  兼能凉血止血:代赭石。

  3.全蝎、蜈蚣的用法用量:

  两者常相须为用,增强药效,入汤剂,3-6g,研末,0.6-1g。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输液又死亡!3条短信警示所有基层医生

央视:村医将淘汰,剩下的全有执业资格!

医院各部门领导表情包,憋住了,不许笑

卫计委发布会,这些事影响所有医生!

版权声明:

编辑:医学姐

责编:六六

素材来源:文都教育

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首选
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tenga.com/ntbm/5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