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故事,
女贞子。。。
你有酒吗?
相传在秦汉时期,江浙临安府有一员外,膝下只有一女,芳名紫贞,年方二八,品貌端庄,窈窕动人,琴棋书画俱通。员外视若掌上明珠,求婚者络绎不绝,小姐均不应允。员外却因巴结官宦权贵,将爱女许配给县令为妻,以光宗耀祖。哪知员外之女与府中年轻的教书先生私定了终身,又瞧不起那些纨绔子弟,到出嫁之日,便含恨一头撞死在闺房之中,表明己非教书先生不嫁之志。教书先生闻听小姐殉情,如晴天霹雷,忧郁成疾,茶饭不思,不过几日便形如枯槁,须发变白。
数年之后,教书先生因思情太浓,便到小姐坟前凭吊,以寄哀思。但见坟上长出一株枝繁叶茂的植物,果实乌黑发亮。教书先生遂摘了几颗放入口中,味甘而苦,直沁心脾,顿觉精神倍增。从这以后,教书先生每日必到此摘果充饥,病亦奇迹般地日趋见好,白发也渐渐地变得乌黑了。他大为震惊,深情地吟道:“此树即尔兮,求不分离兮。”此树果实乌紫发亮,能补阴益肝肾,人们纷纷拿种子去栽,并给取名叫“女贞子”。
女贞子,是中药里面一味经常用到的补药,我对女贞子的重视,主要归功于朱良春教授,三年前,我无意中翻开已经读了三四遍的《国医大师朱良春医案医话》,无意中注意到朱老在补剂及妇科病中常常用到女贞子这个药,而且剂量很大,我因此对女贞子产生了兴趣。
后来,我在临床上逐渐的使用女贞子这个药,发现其补益肝肾的作用很强,而且很柔和,像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补而不上火,补而不滋腻。
这段时间,我在清坪学车,发现学车的院子里栽种着大量的女贞树,每棵树上结着密密麻麻的女贞子,颜色黝黑,颗粒饱满,甚是诱人。摘了几粒放到嘴里,嚼了嚼,味道香甜,浓浓的甘味中透着丝丝辛辣味儿,我才明白,女贞子之所以补而不腻,在于它丝丝的辛辣味儿——可以入肝而助肝之疏泄。我摘下一粒女贞子,剥去外皮,可以看见两粒“肾”形的种子,紧紧的依偎在一起,原来,女贞子的补肾作用出于此呀!
我趁着学车之余,采摘了一些女贞子,同时,有好多的同学问我为什么摘这东西,(一起学车的人,称为同学)我一一为他们做了解答,因此,有好多的同学跟我一起采摘女贞子,准备回家使用。至于使用和炮制方法,我当时讲的很模糊,他们不是很清楚,因此,我决定写这样一篇文章,来介绍一下我们国医国药中的“平补圣药”——女贞子。
医药之妙女贞子简介女贞子,别名女贞实、冬青子、蜡树、鼠梓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LigustrumlucidumAit.的干燥成熟果实,成熟的女贞子呈卵形、椭圆形或肾形,长6~8.5mm,直径3.5~5.5mm。表面黑紫色或灰黑色,皱缩不平,基部有果梗痕或具宿萼及短梗。体轻。外果皮薄,中果皮较松软,易剥离,内果皮木质,黄棕色,具纵棱,破开后种子通常为2粒,肾形,紫黑色,油性。无臭,味甘、微苦涩。
功效及作用
1.女贞子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2.《本草纲目》记载:"此木凌冬青翠,有贞守之操,故以女贞状之……近时以放蜡虫,故俗称为蜡树。"
3.《本草经疏》载:"女贞子,气味俱阴,正入肾除热补精之要品,肾得补,则五脏自安,精神自足,百病去而身肥健矣。"
4.《本草述》载:"女真实,固入血海益血,而和气以上荣……由肾主肺,并以淫精于上下,下独髭须为然也,即广嗣方中,多用之矣。"
5.《本经逢原》载:"女真,性禀纯阴,味偏寒滑,脾胃虚人服之,往往减食作泻。"
6.《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本草纲目》、《植物名实图考》等书中所载女贞及附图均指本种,说明古今用药是一致的。
总之,女贞子的作用可以归纳为:女贞子属于一味补药毋庸置疑。性味:甘,苦,微辛,平。归肝、肾经。功效:补益肝肾,清虚热,强腰膝,明耳目,乌须发。
主治:头昏目眩,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遗精,耳鸣,须发早白,骨蒸潮热,目暗不明等。
炮制
1.直接干燥法:将女贞子除去杂质,洗净,直接晒干或烘干。
2.制成酒女贞子:取净女贞子,加黄酒扑匀,置罐内或适宜容器内,密闭,坐水锅中,隔水炖至酒吸尽,取出,干燥(每女贞子斤,用黄酒20斤)。
3.制成盐女贞子:用盐炒女贞子的方法记载于《得配本草》:女贞子洗去皮衣,酒拌蒸,晒干。淡盐水拌炒亦可。具体的操作方法为:先将女贞子除去杂质,洗净,晒干,然后加入淡盐水在铁锅中炒至微有焦味即可,最后再将女贞子干燥,品尝时每一粒女贞子均有微微的咸味儿为佳。
以上三种炮制方法最为常见,至于其他还有用童便炮制等,现在已经不常用了。一般直接干燥的女贞子主要是平补肝肾,可以做为药食同源来使用;酒女贞子常用于中药处方中,主要是加强其补肝肾,明目的作用;至于盐女贞子主要是引入肾经,加强补肾强腰的作用。
结语
以上是我与女贞子的一些渊源及它的作用、功效、炮制方法,接下来我会详细为大家介绍女贞子在生活中具体的使用方法。今天就写到这里,欢迎您继续白癫疯早期能治愈吗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