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牛是个什么鬼新宁曾经的放牛娃你

新宁人自己的门户网站爆料、合作:

编者按:大家也许一看标题会想:“告”什么“告”?搞什么搞!小编古杂背时鬼又在搞么个名堂?于是打开看一眼先。

其实很简单,新宁话在把“教”当动词用时,读坐作“告”,例如:“蠢得要死,告牙(也)告不变,牛告三到牙(也)晓得扒犁咧!“告牛”就是教牛。和所有的动物(包括人)一样,牛的劳动技能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通过学习来掌握。言归正传。

在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时代中,牛无疑是农民最好的助手和朋友。牛忠诚,勤劳,不畏寒暑,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和血。有了牛,人们告别了刀耕火种,让精耕细作创造出了优美的农耕文化,有了牛,才有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田园风光。

牛有很多种,会耕田的称之为“耕牛”,耕牛有黄牛和水牛,公牛称为“牯”,母牛称为“牸”。过去,新宁县有三宝:“黄金、白腊、水牸牛”,可见水牸牛是很宝贵的。公牛有两种,一种是“骚牯”,一种是“骟牯”,骟牯是牛族的“太监”,体形大,力气也大,可脾气却温柔善良,农民朋友们又称之为“善牯”。善牯是免费的强壮劳力,不打架斗殴,也不制造绯闻,无怨无悔,无欲无求,默默耕耘。

牛耕田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这个学的过程称之为“告牛”,在新宁方言中,“告”和“教”是一个读音,也有相同的意思。人们常常用“告牛只要三早晨”来训诫愚钝鲁拙的子弟。可见牛是非常聪明的,只要三早晨,就学会了一门终生不忘的技艺,比起那些“三年徒弟四年帮”的学徒伢者强多了。不过,名师才能出高徒,要是告牛的人不“里手”,三早晨不能“脱绹”,就成了“烂告牛”。“绹”是牵牛的绳子。脱绹指的是三个早晨后,不要人牵,牛就会熟练地耕田,烂告牛就好像“烂尾楼”,是麻烦,是包袱。烂告牛是牛群中的“二流子”,“小混混”。

“三岁牛牯十八汉”,三岁的牛仔已经成熟了,就好像热血方刚的男子汉,有使不完的力气。要让“牛气冲天”的畜牲乖乖听话,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一个字非常形象,上面一个强字,下面一个牛字,叫做“犟”,应该是形容“牛脾气”的。我的一个舅舅有一次告牛,那头牛很犟,刚刚到田里,它就把牵牛的人顶倒了,拖着犁往山上走,舅舅在后面掌犁,情急之下,一把拖住牛尾巴,在田里与牛大战三百回合,最后把牛整得服服帖帖,才乖乖上路。

要控制牛,首先要穿牛鼻子,牛鼻子是牛身上最敏感的部位,人们常说牛身上有四两猪肉,指的是牛鼻子。要想在牛的眼皮底下捏住牛鼻子,很难,人们利用牛爱吃人尿的习惯,先拉一泡尿让牛舔,然后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抠住牛鼻孔,牛的鼻孔中有一层肉膈,用指尖抡到最薄的地方,同时右手用带着绳子的竹针或铁针穿了过去,然后在两边打上疙瘩,挽一个结,过上几天,牛鼻子不出血了,就可以牵着走了。告牛就是让牛听从指令拉犁,走行子,转弯,掉头,该停就停,该走就走,告牛的“把式”们用牛绹和用楠竹枝做的“牛刷棘”指挥,再配以简单粗暴的语言来呵止,牛走偏了就吆喝“行子”,要牛止步就叫“话”,话是听话的简意,也有人叫“坏”,坏是不好的意思,也就是要不得,不管是什么意思,约定俗成就是经典。

斢(tiào)头(掉头)时,掌犁人把牛绹往一边拉,牛鼻子哪边痛,就知道往哪边走。告牛时,牛绹穿在一根竹筒上,竹筒两头留下竹节,一头锯一个对过的孔,把牛绹扎在孔中,竹筒称之为“走棍”,长短视牵牛人高矮而定,走棍操控牛头,让它高就高,叫它矮就矮。所谓三早晨脱绹就是指不用走棍。告黄牛要抬头,告水牛要低头,因为黄牛颈后有一砣肉,像驼峰,叫做“巴肩(方言读甘)”。牛轭套在上面不易滑落。牛刷棘专门用来打牛屁股,乡下称作“打牛屁眼”,打牛屁眼过去是当农民的代名词,有轻视的意思。

牛犁田称为“巴犁”,就是驮着牛轭,拉着犁把泥土翻过来。牛轭是用弯曲成90度的树枝或树干做成,连接犁耙的是“牛藤”,牛藤是野生的藤条,耐折,耐磨,扯不断。后面连接的是“犁弯刀”,犁弯刀不是刀,也不弯,是一条直木棒,说起做犁弯刀,很有趣,裁截的时候,要扷,(音aò)也就是量,不是用尺子,直接用拳头,有人说是“三拳十二摸”,摸是大拇指和食指的高度,有人说是一句话,“我要做咋犁弯刀”,一个字一个拳头。其实说穿了,犁弯刀的长度就是牛肚子的宽度。犁弯刀连着犁辕,中间是一个倒8字,称为“犁缟子”,用梧桐皮里面的纤维做成,很结实。犁是用三块木头和两块铁组成,一块弯,一块斜,一块直,弯的是犁辕,插入犁辕的是犁牮(jiàn箭),犁牮木呈45度角,下面是犁脚木,安装犁头和犁面,犁头像鞋子的前半截,固定在犁脚木上,犁面像一片瓦,起覆转泥土的作用。犁头和犁面是铸铁,很脆,买回来以后要埋在泥土中退火。

告牛要起早,天不亮就到了田里,因为起得早,牛不会“打野眼”,听话。告牛的“把式”如上战场,全副武装,头上是斗笠,身上是蓑衣,前面也披上雨布,因为牛到了田里,泥水飞溅,防不胜防。后面掌犁的人责任更大,有时,牛发起飙来,拖着犁狂奔,不是伤人就是伤牛。刚开始的时候,要把犁面卸下,负荷轻一点,让牛一步步适应。告牛的田里水不宜太深,田也不宜太大也不能太小,好有回旋的余地。告牛的效率决定耕牛以后的能力,牵牛的人走得快,牛以后就走得快,当然太快了也不好,以后换成手脚慢的人就无法驾驭。脱绹的牛要经过七八天继续使用,才能巩固下来,以后就终身受用。

告牛,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人与大自然亲密融合的进步阶梯,更是一幅酣畅淋漓的历史画卷。(文/野梦三千)

编后语:中国曾经是农耕社会,耕牛很普遍,初生的牛犊要驯化,才能为人所用。现在农村的壮劳力大多选择了外出打工,再加上机械化的普及,农村的耕牛也越来越少了,告牛的场面也难得一见了。

新宁人都在看:

庆贺新(新宁)白(白仓)高速在省内“年内力争开工”排第一

天天落雨,新宁一美女居然还写了首新宁土话诗表扬“天老姨”

新宁一保安被打牵出“案中案”:一涉赌男子为逃避查处跳楼受伤

新宁网友出了一崀山的上联,至今无人能对!君可愿一试?

快看!新宁发现神奇的“长”着胡子的青蛙,竟然还是世界级濒危物种!

崀山网开通原创功能了,欢迎亲们投稿爆料赚银子!

野梦三千

人也非事也非,往事不可追!

赞赏

人赞赏









































白颠疯哪里治好
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tenga.com/ntbm/28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