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上大学16岁读博,那个逼父母在北

补骨脂素价格大概是多少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25347.html

作者:鹿夭夭

来源|智赢有方(ID:xxyw)

这两天的热点,高考分数必须榜上有名。

各个省份的高考分数陆续放榜,也再次把历年高考中的各位神人带入了网友的视野。

其中最出名的是他:“全中国最小的大学生”天才少年张炘炀。

年,还不到10岁的张炘炀参加高考,以分的成绩考上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三年后,不满13岁的他,考取北京工业大学,成为年龄最小的硕士;

16岁,考取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成为年龄最小的博士。

这一系列优秀到令人窒息的操作,张炘炀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16年过去了,为什么我们再也没有听到他的消息?

现在的他过的怎么样了?

01

年,张炘炀出生在辽宁盘锦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母亲是高中老师。

从小,张炘炀便显示出了异于常人的天赋:2岁的他曾在3个月内认识0多个汉字,2岁半时,词汇量就已经高达。

而且,还能背诵“锄禾日当午……”等简单的诗歌。

两岁,于普通孩子而言,只是一个牙牙学语,连话都说不清的阶段。

于他,是天才的起步。

周围邻居大为吃惊:乖乖,老张家生了个神童。

02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好的家庭教育也必定成就优秀的孩子。

中年得子的爸+本就是老师的妈,格外认可这个道理。

张爸更是把培养儿子当成了毕生的事业:

为了给儿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张爸把麻将、电视都戒了。

朋友想来家里做客,不行,耽误孩子学习。

而且,放下麻将的张爸开始有意识地看一些陶冶性情的书,“虎父无犬子”,老爹这么爱读书,孩子也一定是浑身“书卷气”;

书店更是张爸和儿子经常打卡的地方,只要是儿子喜欢的书,无论是网络文学,还是青春读物,张爸都毫不眨眼全部买给儿子;

张爸对儿子唯一的要求:“不求最好,但求博闻。”

03

张爸的悉心教导加上孩子的天赋异禀,张炘炀的神童之路简直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所以,张炘炀一路高歌猛进,在别的孩子还在幼儿园玩泥巴时,就进入了小学。

年秋,张爸联系熟人,将年仅5岁的张炘炀送进小学。

一个月后,孩子上二年级,

又过了一个月,上三年级了。

这么说吧,张炘炀只用了2年,就念完了6年的小学义务教育。

7岁,顺利升入初中。

这个时候,他的同龄人开开心心地背着书包准备上小学。

04

初中时,张炘炀没有跳级,和一群年纪是他两倍的哥哥姐姐顺利地读完了初一初二。

初三下学期,或许是不适应课堂的氛围,又或许是学霸觉得学习的知识早已掌握。

总之,张炘炀在课堂上不好好听课。

张爸得知后,没有深究其原因。

而是把孩子带回了家,让他在家自学半年。

半年后,张爸就安排儿子参加高三学生的高考模拟考。

张炘炀的成绩相当不错,所以,勉强算是"初中毕业"的他,便直接跳级读高三。

05

虽然顺利进入高三,但由于张炘炀只是经过很短时间自学的高一高二所有课程,很多基础知识掌握得并不牢固。

好在张爸及时地站出来给予儿子指导。

张爸格外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每当张炘炀学习中遇到难题,张爸就抽出一些不太难的题,整理成试卷,攻克儿子的心理障碍。

最难的是:张炘炀上高中时,所有的科目都是张爸辅导的。

没有错,所有的科目。

有人说:毕业2年高中的知识基本全忘了,而已经步入中年的张爸却能辅导天才儿子高中知识,这其中的辛苦我们可想而知。

06

经过一年的高中学习后,年,还不满10岁的张炘炀,在媒体的聚光灯中,踏进了高考考场。

考完后,张炘炀非常开心:"应试教育终于结束了,终于可以想学什么就学什么了!"

他取得了分的成绩,顺利被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录取。

网友吐槽:考+的学霸大有人在,这个分数也不高。

但反过来想,一般10岁的孩子在干嘛?

大概率是在上小学吧。

而张炘炀,已经和一群成年的哥哥姐姐上大学了。

07

因为“10岁参加高考”“年龄最小大学生”这些光环,张炘炀彻底火爆了全国,但也产生了不少的争议。

教育专家和当地的校长害怕伤仲永,劝其继续读高中,等张炘炀心理更成熟再去读大学。

但张爸却希望儿子去上大学,他说:"复读会给孩子增加了压力,他对旧知识不感兴趣,对他自己的身心发展也没有什么好处。我是希望等孩子上大学以后再发展,如果还可以的话,将来再往上考。"

张爸给儿子的设想是:研究生读名校,争取22岁取得博士学位,就算当不了科学家,以后也不会差。

所以张爸坚持己见,辞了工作,带着儿子去天津读了大学。

但是我们打开上帝视角看张炘炀以后的发展,才明白教育专家说的不无道理,可以学习大学知识和能上大学是两个概念。

前者只需要智商,后者更强调孩子的全面发展。

显然张爸更注重前者。

08

张炘炀和一群成年人,步入了大学的校门。

而且用三年读完了大学四年的课程。

年,13岁的张炘炀顺利通过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

学校考虑到实际情况,便为他安排了一个两人间的宿舍,以便他的父亲继续照顾他。

但是学霸步入了叛逆期,想要自由,并且拒绝父亲的"陪读"。

经过反复协商,父母决定尊重孩子的决定,13岁的张炘炀开始独立求学。

生活上,张炘炀倒是能很快适应,并且还能和师兄师姐打成一片。

但因为没有父亲的严加管教,张炘炀也开始“荒废学业”。

他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参加社团活动,羽毛球、排球、高尔夫等。

而且,他还成了“网络达人”,贴吧、新浪、人人网都有涉及。

也因此,成绩惨不忍睹。

09

《史记》中有言:

“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

人生有度,过则为祸。

十几年来,以异乎寻常的速度赶超他人的神童,也到了物极必反的那一刻。

“天才少年”的帽子戴久了,张炘炀也养出了一身的优越感。

他在网络平台吐槽自己的同乡。“有钱不一定有素质,但没钱一定没素质。北京的乱象完全是外地人(尤其东北人)造成的。”

在他眼里,自己是天才少年,是学霸,所以才能配得上北京。“而普通白领对北京毫无建设,还蚕食着宝贵的资源和就业岗位。北京就应该完全限制外地人。”

因此引起网友的不满,开始群而攻之。

10

被网友攻击的张炘炀并没有觉得去反思自己的过错,反而以学业为由退出了网络,把矛头指向了自己的父母。

他觉得自己是上层人,理应享有最高的待遇:有北京房子和北京户口。

所以,硕士毕业前,张炘炀开始逼迫父母在北京买房,并且威胁父母“不买房就不答辩”。

至于为什么对父母提出如此无理的要求,他说:因为父母把自己的梦想加在了我的身上,所以他们也应该为此而努力。

现在北京的房价已经翻了几番,当时买房确实是不错的投资。

但十年前,北京的房价虽不及现在这么惊人,每平也得几万块钱。

对于为了陪读早就辞职的张爸,和赚取微薄工资还要供一家三口花销的张妈而言,在北京买房绝对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无奈之下,张爸张妈只能租了个房子,“哄骗”儿子是买的。

张炘炀这才顺利毕业,并考取博士。

12

年,张炘炀被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录取为博士,师从周梦教授。

名牌大学,周围全是学霸,张炘炀的天赋也不再凸显。

就连他的导师周梦教授也公开表示:“张炘炀的优势仅仅在于年龄上。北航的每一位博士生都非常优秀,与其他博士生相比,他并无优势可言。”

而且因为长期生活在聚光灯下造成的压力+多次跨越式的升学造成基础知识不牢固,所以在学业上,张炘炀并没有取得任何研究成果。

无奈之下,他的导师只好让他换一个方向研究;但是连续换了几个研究方向,依旧还是没有任何研究成果。

据说,年,已经延迟毕业5年的张炘炀,还是没有达到北航的毕业要求,无奈之下,只能从北航结业。

后来的张炘炀怎么样了,我们不得而知。

或许他迷途知返,远离了聚光灯,收起骄傲,潜心地去研究学业。

又或许,天才陨落,坠入凡尘成为人群中的大多数。

写在最后:

张炘炀是难得一遇的天才,最后成了伤仲永。

他的故事,留给我们为人父母很多警醒:

万物皆有时,教育也一样,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让他们慢慢长大;

万丈高楼平地起,学习也是如此,不应该起高调,而是打好基础,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去。

要知道,好的教育,应该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的生活能力,注重孩子的品德培养,才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来源简介:智赢有方(ID:gh_2ff0db)《少年智力开发报》小学版官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tenga.com/ntzz/95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