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稚柳(-),原名稚,字稚柳,后以字行,晚号壮暮翁,斋名鱼饮溪堂、杜斋、烟江楼、苦篁斋。江苏常州人。擅长书法及古书画的鉴定。初与张珩(张葱玉)齐名,世有“北张南谢”之说。
历任上海市文物保护委员会编纂、副主任、上海市博物馆顾问、中国美协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国家文物局全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组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等。著有《敦煌石室记》、《敦煌艺术叙录》、《水墨画》等,编有《唐五代宋元名迹》等。
山水花鸟册(八开)绢本
作者 谢稚柳 尺寸 39.2×29.2cm
估价 咨询价
成交价
RMB 69,,HKD 83,,
拍卖时间 -07-10
《仿宋山水花鸟册》八开,绢本设色。每开高39.2厘米,宽29.2厘米。其中花鸟画三开,山水画五开。谢稚柳自题画跋两开,并有陈佩秋“谢稚柳山水花鸟册八页”题签。根据谢稚柳、陈佩秋夫妇题画跋,此册画成后一直为画家自藏。
虬松图镜心设色纸本
作者 谢稚柳 尺寸 ×cm
估价 咨询价
成交价
RMB 37,,HKD 44,,
拍卖时间 -07-15
此画原为人民大会堂上海厅布置画。时值“四人帮”跨台,先生如得新生,创作激情高昂,且应人民大会堂之请,奋笔挥运,傲松苍虬,实为先生生命能量之迹化,艺术精神之写照,神品难再,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市场价值,难以估量。
谢稚柳的绘画,没有名师传授,属于自学成才。他初学明代画家陈洪绶,早年书画一副老莲作派,后由此上溯到宋代绘画,画风一变。继而又着力五代的董源、巨然,下行至元明清诸家,与张大千去敦煌考察后画风又一变。晚年研究徐熙落墨法,画风再一变,由工笔细写转向豪放写意,色彩由淡雅转向浓烈。
乙酉()年作海棠双鹎立轴设色纸本
作者 谢稚柳(~) 尺寸 ×65.5cm
创作年代 乙酉()年作
估价 RMB 5,,-8,,
成交价
RMB 16,,HKD 21,,
拍卖时间 -12-21
《海棠双鹎》乃谢稚柳年为陆丹林所作,当时陆丹林是南社的中坚分子,性喜书画文物,擅长美术评论,亦擅书法,又熟谙文史,在当时的上海交游极为广泛。画面从左下角纵横伸开几枝树干,海棠花叶掩映其间,设色古雅,一丝不苟的神貌,散发出宋人院体绘画特有的拙朴。两只黑鹎援立枝上,对目相望,恰似当时文人间的惺惺相惜。深厚繁复的点染,凝练沉稳的勾勒,似乎比张大千的纤巧更贴近古人的灵魂。
溪山秋霁镜框设色纸本
作者 谢稚柳(~) 尺寸 63.5×cm
估价 HKD 1,,-2,,
成交价
RMB 7,,HKD 9,,
拍卖时间 -05-31
谢稚柳擅山水、花鸟、人物、走兽及书画的鉴别。早年多工笔细写,晚年喜用落墨法,纵笔放浪,墨彩交融,呈现浓郁浪漫的诗境。工书法,精鉴赏。
谢稚柳画作大千豪迈,稚柳温婉,这样一对异姓兄弟,平分了画坛的天下!从黑白印刷的图版中只能依稀窥探出元人的遗韵,真迹一旦赫然在目,难免有一种望外的愉悦。画面从左上角纵横伸开两枝树干,几组阔叶掩映其间,设色古雅,一丝不苟的神貌,散发出宋人院体绘画特有的拙朴。一只黑猿舒展双臂攀援树上,是易元吉画中的精灵。深厚繁复的点染,凝练沉稳的勾勒,似乎比张大千的纤巧更贴近古人的灵魂。画中题双款,书法已经逐渐脱开陈老莲的瘦硬古拙,变得丰腴端庄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