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千秋伟业,人才为先。各级组织部门要用好时代画笔,以“泼墨写意”的战略高度、“工笔细描”的精谨细腻,绘好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人才画卷。
研“引才”之墨,蓄“百舸争流”之势。“山不让尘乃成其高,海不辞盈方有其阔”,各级组织部门一方面要疏通人才引进的堵点,创新人才举荐办法,开辟引才“绿色通道”,打通人才落地“最后一公里”,集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一方面要“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健全人才管理保障体系,排除人才安家落户障碍,营造尊知重士的良好社会环境,用重大战略、平台和优质产业构建集聚人才的“磁场”,用周公吐哺般的求贤之心筑好汇聚人才的“凤巢”,让人才活水在广阔的祖国大地上充分涌流,大显身手。
运“育才”之笔,造“千帆竞发”之形。“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各级组织部门一方面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关,给人才套上“紧箍咒”,系上“安全带”,坚持“信念”和“忠诚”同考察,“能力”与“潜力”共衡量,“一时”同“一贯”相印证,着力提升人才队伍的政治品行和政治素养;一方面要创新育才机制,打造人才培养的“摇篮”,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既“搭梯子”又“压担子”,将人才“扶上马再送一程”,让其沉到基层这个“大熔炉”里去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锤炼过硬本领,迸发创新活力。
着“用才”之色,绘“万马奔腾”之象。常言道:“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人才各有所宜,用得其宜,则才著,用非其宜,则才晦。各级组织部门在使用人才时要扬长避短,不能求全责备、论资排辈,一把尺子量到底。要站在“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的高度,用好用活各类人才,为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人创造机会、搭建平台,让更多“英雄”有用武之地,在合适的岗位上各展其才,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于伟大时代。(李姝玲)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