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点确立最新央行重磅数据ldquo

宽信用效果持续显现,新增信贷、社会融资等对经济增长具有前瞻性的数据都在全面回暖。

4月12日,央行公布一季度金融数据和社融增量统计数据。3月新增信贷、广义货币(M2)增速、社融增量等关键数据再次超预期,表明金融体系向实体“输血”的力度进一步增强。受远超预期的数据影响,金融市场也快速反应,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短线拉升,一度涨逾0.7%;10年国开债收益率进一步上行约3个基点,全天上涨约6个基点。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短线涨逾40点。

“数据好到让人目瞪口呆”、“经济最糟糕的时刻已经过去“、“股牛、房牛可期”,数据一经公布,市场沸腾了,乐观看多的声音渐涨。

从历史经验看,一般新增信贷、M2增速和社融增速持续反弹后,往往预示着经济增速将会有所企稳,也因此,市场普遍预计,尽管去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增长感受到了较大压力,但受各类稳增长政策托底,今年下半年经济增长有望企稳。

除对经济增长有托底作用外,金融和社融数据持续回暖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则在于对资产价格的拉动,这从今年以来股市的强势反弹、各地楼市的蠢蠢欲动均可以看出资金的“躁动”。当前,央行货币政策的平衡难度进一步加大,一面是稳增长的首要目标下,需要宽松的流动性环境维持宽信用;但另一方面,也要警惕信贷社融持续超预期增长所带来的宏观杠杆率反弹,以及再次吹大金融资产泡沫。3月CPI重返“2时代”就令通胀问题再次回归舆论视野。

随着一季度宏观经济和金融数据公布完毕,不少分析指出,表现还算不错的数据背后,央行4月降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大为下降。毕竟习近平总书记年初提出要在“稳增长的基础上防风险”,尤其是在社融增速企稳后,防风险的政策权重也将有所加大。

先看几组3月金融和社融关键数据:

1、3月新增信贷1.69万亿元,同比多增亿元,此前预期为1.25万亿元左右。信贷除了总量改善,结构也优化,本月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新增短期贷款和新增中长期贷款都创下历年或近年3月增量的新高,各项数据的全面改善推动人民币贷款超预期增长。

2、3月社融增量2.86万亿元,此前预期1.85万亿元左右。季度角度看,一季度社融达8.19万亿,同比新增2.34万亿,其中信贷贡献超过一半的力量。非标融资呈现回暖趋势,3月同比多增超亿元。

3、M2增速8.6%,较上月提高0.6个百分点,创13个月新高;M1增速4.6%,较上月大幅提高2.6个百分点,创8个月新高,分析普遍认为,M1增速回升与3月居民消费和商品房销售回暖相关度较高,企业存款向居民存款持续转移趋势逐步逆转,3月企业存款同比多增亿元,显示企业流动性改善。

看点一: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近万亿居民贷款高增长值得警惕

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69万亿元,综合一季度数据看,今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5.81万亿元,同比多增亿元,显示银行表内信贷向实体投放的力度进一步加码。更为重要的是,除信贷总量改善外,信贷结构也在持续优化,中长期、短期贷款同比增量创新高,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贷款增量也均创新高。

从贷款结构看,一些有意思的数据值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tenga.com/ntyl/95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