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扭亏为盈”这个关键词在年多次出现。
■作者丨嫣茹来源丨中国商网
新零售的火药在四处蔓延,这个由马云首先吹起的风口成为电商巨头和传统零售企业的盛宴。进入年,新零售战争越发白热化,互联网巨头争相在新零售领域跑马圈地。从传统连锁商超们接连发出的业绩报告看来,有人欢喜,有人愁。在新零售时代,大卖场谁在赶超、谁又将被覆灭?
线上线下融合加速,连锁商超们纷纷抓紧了跳上新零售列车的机会。从沃尔玛中国到永辉超市,再到三江购物、新华都、步步高、家乐福中国、高鑫零售,互联网巨头不断落子正戏剧性地改变着商业零售板块的整体格局,并体现在了公司业绩上。
年末的两单交易,让巨头们的新零售之争进入白热化。去年11月20日,阿里巴巴以亿港元(约合人民币亿元)入股大润发、欧尚的母公司高鑫零售,直接和间接持有其36.16%的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不到一个月后的12月15日,永辉超市实际控制人张轩松、张轩宁与林芝腾讯科技有限公司签署股份转让协议,腾讯以约42.16亿元获得永辉超市5%股份。
3月6日,高鑫零售公布了未经审计的年全年业绩:总营业额达.2亿元,同比增长1.9%;净利润则从年试错飞牛网和莆田网导致的负增长,到如今达30.2亿元,同比增长14.9%,这个增速对于传统大卖场不算低。截至年,高鑫零售在全国共计拥有家门店,包括家大润发及77家欧尚。
由于阿里巴巴在去年11月才并购入主,很难说阿里为这个增速带来了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门店数字化改造的受益最终会作用在业绩上。
尽管千亿级别的营收规模和净利润数据让同行望尘莫及,但值得注意的是,高鑫零售的营收增速已在逐年放缓,从年的10.7%下降到如今的1.9%。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迫在眉睫。
从业绩报告中阐述与阿里达成合作的篇幅,不难看出高鑫零售对这次联姻带来的双赢寄予厚望。
报告指出,高鑫零售可利用阿里的大数据技术完成实体店的数字化转型,从而整合会员系统、存货及支付,并透过淘宝APP为门店带来订单及业绩,实现线上及线下的整合,向新零售时代迈进。目前用户已超过万人、活跃用户33万人的“大润发优鲜”APP,未来也将受惠于淘宝到家产生的流量。
说完高鑫零售,再说说他的劲敌——已站队“京腾”系的永辉超市。年,营收和净利润都仅为高鑫零售6成左右的永辉超市,门店数量已迎头赶超,超出高鑫零售上百家之多。
永辉超市的强项在于规模、营收和利润同时保持高增长。其2月14日发布的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18.61%,高于零售行业平均17.52%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2亿元,同比增长45.06%,远超零售行业平均19.09%的净利润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