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北京台春晚展家国情聚首都意跨

大年初一团圆之夜,年北京广播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北京台春晚”)以“春天,我们在一起”为主题,以北京城市中轴线作为创意发端,紧扣时代主题、饱含家国情怀、聚焦首都定位,在万象更新之际,立足北京面向全国,憧憬美好,共盼春来,在传承守正的基础上,以创新的艺术表达唱响了时代主旋律。

凝心聚气,弘扬主旋律

年正值“十四五”开局之年,春节是回望与展望的时刻,在如此不同寻常的一年,北京台春晚以“春天,我们在一起”作为主题,通过聚合时代个体在疫情中的生命体悟,以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与担当,选取有温度、有热度、接地气的内容,抒发对城市、家园、亲人的爱与守望。

主题先行,我们在一起

“春天”是四季的起点,也是生命复苏与重生的起点,在全球抗疫的时代背景下,“春天”一词更是别具深意,而“在一起”也寄寓着在疫情面前个体生命间的守护与陪伴。

本届春晚由歌舞秀《春天,我们在一起》开启,在彩灯高结的春晚舞台上,王琳凯、檀健次等年轻演员为新春献上了一段满怀希望的旋律,代言人热巴温暖的笑容也让一切显得生机盎然。黄渤和王源演唱的《过去了》,向每一个平凡却坚强勇敢的人致敬,更鼓励所有人一切不遂终会过去,美好的明天永远在等待努力奋斗的人。

召集人张国立携葛优、梁天组成“京津冀”组合,带来《老友贺新春》送春联,期盼“处处送瘟神”“未见异常”“健康码别红”,点赞最美的逆行者,更是道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

不忘初心,奏响时代主旋律

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北京台春晚通过献礼电视剧《觉醒年代》燃情仰望李大钊先生信仰坚定、坚持真理、清正廉洁的浩然风范,并邀请李大钊先生的孙子李亚中和曾孙李雄飞来到春晚现场,揭示李大钊先生短暂而光辉的38年人生。

李大钊先生的后辈与《觉醒年代》中李大钊、赵纫兰夫妇的扮演者在春晚同台,结合电视剧画面穿越百年时空,现场讲述李大钊先生的传家宝故事,展示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名联,与全国人民一起重温革命先辈愿为民族富强、为中华复兴而奋斗终生的坚定信仰。

“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这是本届春晚北京广播电视台百位主持人同台演唱的《不忘初心》中的一句歌词,恰好也是对北京台春晚的最佳描述。不忘初心——北京台始终以奉上一台有特色、有品位、高质量、记录生活、反映时代的春晚为己任,期待与观众一起为过去一年画上圆满句点,昂首阔步迈入崭新未来。

走心用情,触发情感共鸣

作为首都,北京具有独特的城市魅力与文化特质,无论是春晚召集人点题“一条7.8公里长的中轴线就是北京的脊梁骨”,还是主持人介绍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城市,全场串词都在集中展示北京的新发展新气象,歌舞节目的串烧与改编无不体现着京腔、京韵与京味。

京味文化,守正创新

京味文化是首都文化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是京味文化的一块金字招牌,由其演员带来的《社区居委会》片段,在笑泪中真实勾勒出全民抗疫的生活百态;在京味元素上加入糖果风、欢乐风,“北京爷们儿”大张伟与魏大勋一起演唱了歌曲《嘛呢》,营造出活力四射、热闹欢快的氛围;经过主创团队数月筹备,由张国立、周冬雨、李云迪等13位冬奥宣传使者带来的《相约北京》,逐一点亮冬奥场馆燃情助力北京冬奥会,亮点纷呈。

北京台春晚在呈现上选择用北京的中心标志——“中轴线”架构舞台。北京中轴线不仅是北京的脊梁与灵魂所在,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而且北京将在年全力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言“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而北京台春晚精美的文艺表演也都围绕着微缩版中轴线循序渐进。

《新春蹦吧》等节目邀观众沿中轴游北京,“花神”刘涛、“春神”关晓彤、“财神”巴图带领各路“神仙”跳宅舞送祝福,编制新春流行榜神曲,北京台春晚以中轴线为核心构建的表演区域依托物理空间联通情感空间,这样的视觉呈现看似简单,却有效表达出了独属于这个城市的大气和壮美。

时代记忆,国民情绪

北京台春晚,每一年都在重现经典唤醒时代记忆:年,四女神刘晓庆、陈冲、张瑜、斯琴高娃同台令无数人感叹;年,经典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剧组25年后的再聚首,将观众带回那个暖心的情境;年,“铁三角”张国立、王刚、张铁林重聚舞台,三位年龄加起来岁的艺术家共叙友情与才情;另一组老搭档陈佩斯和朱时茂曾因表演小品《吃面条》走红全国,36年之后,两位老友不仅再度重聚,陈佩斯的儿子陈大愚携手朱时茂儿子朱青阳演绎父辈经典之作,令人称赞??

可以说每一年北京台春晚舞台动情时刻的巧思和设计,都是对全社会国民情绪的观照。年亦是如此,葛优、张国立、梁天“顽主”三巨头在电影《顽主》之后,时隔22年在北京台春晚再次聚首,带来节目《老友贺新春》,引发无数人的回忆,同时他们也作为京津冀的代表,给各个行业的工作者送上祝福,有力传递了在一起拥抱春天,团结向未来的新春祈愿。

除了团圆重聚,今年北京台春晚把更多的“复古风”融入舞台表现中,把“怀旧”“思人”的情感注入节目内核中,同时加入了影视化元素。

贾玲、张小斐携《你好,李焕英》剧组登上舞台,《心恋》《春风吻上我的脸》《梅兰梅兰我爱你》《路灯下的小姑娘》等老歌串烧,营造出浓浓的年代感。为了契合这一主题,节目中也采用了布拉吉、花衬衫、喇叭裤、红色女排运动服等造型,凸显了不同的年代感,为观众奉献了一波又一波“回忆杀”,不少网友留言称北京台春晚让人产生了满满的留恋。

人文情怀,引发共情

语言类节目在历年春晚都是最受欢迎的节目类型,本届晚会在组织创作时也更加注重体现京味、年味、联欢味,让观众找回儿时看春晚的感觉,在笑声与美好愿景中喜迎新春。

传统小品既怀旧又有网感,反映百姓日常,主动设置共情点,如冯巩出场时一定是念叨着“我想死你们了”;杨树林、李雪琴的小品《一路上有你》中,少不了为人津津乐道的“宇宙的尽头”;薇娅、印小天、程野等带来古装穿越小品,意在表明三百六十行,行行都精彩;高亚麟和宋宁在小品中化身一对萌娃父母,再现疫情期间居家教育“神兽”的场景,让人十分有代入感。

歌舞节目也在传递真情引发共鸣,今年的北京台春晚,契合了社会风潮的崭新变化,把不少短视频流行元素代入舞台,年度神曲串烧、网络红人登场,黄景瑜、陈飞宇、李沁、鞠婧袆一起演唱的颇具正能量的《少年》,振奋人心;《你的微笑》在阿云嘎的歌声里,汇集了田间地头起舞的小英夫妇、彝族童声合唱团、甘肃平凉乡村体育教师和学生们的一张张笑脸,让观众备受感染与鼓励。

融合传播,革新破圈层

主创团队在策划之初就曾表达:“春晚是比较偏仪式感的结构,希望这个过程中,引发代际之间进行更多的信息交互、情感交流,也让相互有更多的理解。”基于此,本届春晚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跨界跨代,破圈成团

从年起,北京台春晚就创造性地开启了“春晚代言人”的概念,选取年度最具热度的典型人物,在晚会开启前,逐步积累人气,营造话题,吸引目标用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tenga.com/ntlx/91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