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假到了,来一份螃蟹呜喂芭蕉林的童年

字数约1.1万,预计阅读时间25分钟,阅读收获,获得一个小孩的童年0.66分的逆袭?学前班第一个学期期末考,考了66分,怕老爸罚,倒转试卷装成99的模样递了过去。当时我只有6岁,老爸一手抱着我妹(她当时还是个小娃娃,只有1岁多),一手转了转试卷,看着我只是叹气,也没打也没骂,就是笑了一下,说,读书要落点力气才好,你人不笨的,希望有一天你可以考一个真的99分拿回来给我。其实,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说实话还是递假假分数之间犹豫,担心拆穿后会被骂被批评之类的,我没想到是这样,看到老爸默默回家的样子,心里有点说不出来的难受。后来就从班里的倒数开始逆袭了。0.5十万个为什么么么看了一部分十万个为什么,说是酸会腐蚀铁,感觉不太靠谱。于是偷偷拿家里的醋精做实验,几次重复实验后,成功地把一个新买的铁水勺破坏成锈迹斑斑模样。后来,老妈问起是谁把好好的铁水勺弄坏了,我支支吾吾,不敢承认。-----------------------警示线---------------------(以下会出现虫子(虽然炸熟了很香)和盲蛇的科普图片)(介意蛇虫的童鞋们(虽然图片并不多),请谨慎阅读)------------------------警示线--------------------1.螃蟹达人跟几个小伙伴一起到村尾的田埂挖螃蟹,挖得很顺,接连捉了几只螃蟹。后面,在歪歪扭扭的洞里摸到一条滑滑的黏黏的东西,很开心,以为是黄鳝或者泥鳅。当时它拼命往里钻,我就拼命往外拉,扯出一半发现花纹不对,硬着头皮坚持,结果手里多了一条狂吐舌头狂扭身的泥蛇,吓个半死,慌乱中甩落在地,溜之大吉。2.番薯与火鬼跟年纪大一点的同村小孩去坝上烤番薯芋头。烤好了,有个为头的就说,番薯是烤好了,就是之前我担心有火鬼会偷偷把番薯烧成炭,提前准备了一个石头,烤了几下,也不烫。现在,我们需要跑得最快的小孩子去把这个火鬼石头丢远一点,然后回来就大家一起吃番薯。我跟堂弟自告奋勇,跑出了一千来米,高高兴兴地把火鬼丢了。回来时,地上只有一堆散乱的柴火,番薯芋头一个不剩,都被那些人拿走了。(我们那边管这种鱼叫石斑鱼,这种是淡水石斑鱼,当我们当地是主要生活在山里的河水、溪水中,家里附近的河流很少见到。这种鱼对水质要求比较高,不容易养。有些海鱼也叫石斑鱼)3.石斑鱼的小溪村口向西两公里左右的山,有一处小溪,有石斑鱼和山蟹。我们经常闲着没事就拿咸鱼(有时是拿一种梅香的咸鱼)过去,掰成拇指指甲的大小,东边放放,西边放放,都拿块不大不小的石头压住一些。然后我们就去周围玩大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然后再回来,散布的十多二十多个咸鱼诱饵常常可以给我们带来四五只大小不等的山蟹。有一回,运气特别好,我们捉住十多只山蟹,有两只有巴掌大小,我们乐坏了,回家就把它们斩洗干净,热了锅,拿油一炸,然后洒一小把盐,贼香。4.豆虫有种虫子是长在四季豆还是啥豆的豆杆上的,我们叫它豆虫,平时是吃豆叶和甘露啥啥的。秋冬天,它们的后代一个个成茧状躲进在豆杆里,冬天时,很多人家会把老的豆杆扔在地上,等来年换一些新的。我们就把那些杆子一节节掰断,把里面胖嘟嘟的油豆虫挖出来,挖到三十条以上,就把它们洗洗,全部用热油炸一遍。别看这豆虫黄黄的没啥卖相,但味道是真的好,炸好了,脆香一片,咬在嘴里,咂咂有声。5.枇杷小学时,上午课间有个大休息,大概有十多分钟左右。有一天,我跟着几个同学趁着课间去校门附近玩——当时学校还没修好室内的大型厕所,我们可以出外面上厕所。那时,正是枇杷黄澄澄的时节。我跟着他们到了大门旁边的一棵老枇杷树,树很大,也很高,树上挂满了枇杷。我们很想吃,但也不敢去摘,因为主人家就在旁边,我们就在树下兜了两圈,看看有没有掉在草地上的。结果稀里糊涂被挂在树枝下的那些毛毛虫蛰了。有些过敏,脸、脖子和手臂先是发红作痒跟着变肿。回到教室,老师也吓了一跳,看到神志啥啥都很清醒,就说先回家休息一下。原以为下午就能回学校,一照镜子,呆住了,眼皮耷拉着,又红又肿,还没全消。下午就让同学帮忙请假,宅在家里用了些药,总算好多了。6.吃瓜群众二年级时,我的前桌女生头上长了好多虱子,爬来爬去,密密麻麻的,看着就怕。本着热心助人的念头,下了课间,我就义务替她捉虱子。有一次,捉啊捉,忘记了课间时间已经结束,班主任进来了,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非常尴尬。后来问明白了,班主任当天就跟她家长反映。第二天,那个女生过来上课,大家都吓了一跳,头发几乎被剃光了,像个和尚(当时我们还没怎么听过尼姑这种说法),活脱脱的假小子一个。7.西瓜四年级前后,家里种了一片西瓜。有时忙不过来,老妈就叫我去浇水,并叮嘱我主要浇那些长得好的,有结瓜的。我照做了,但一视同仁,把全部瓜苗都浇了几次。为什么呢,因为觉得每一个瓜每一份瓜苗都有生存下去的权利,别人怎么看,我管不着,但我自己浇水的时候,每一个我都想它们活下去。(当初捉的鲫鱼大部分都比较小,类似于这个桶里最小的那一批鲫鱼)8.捉鱼的人小的时候,特别喜欢捉鱼,也经常自己拿了簸箕和小网兜去捉鱼,捉的都是些小鱼。有一次看见别人在小河上游的放石灰闹鱼,我跟小叔就跟着水势一起往下走,远远望见两条大鲫鱼随着水波浮沉,我们迅速赶过去,左右围堵,愣是没有找到。又有一次,我一个人在屋背的池塘捉鱼,我用簸箕在池塘出水的地方捞啊捞,运气出奇的好,竟然捉到了好多的鲫鱼仔。后面,有个同村的小孩(比我大五六岁)过来看热闹,站在边上,让我用簸箕往这捞往那捞。末了要回家了,他说我们来分鱼吧。我一下就同意了,分了他一半。回来后,我才想到,不对啊,为什么要分鱼给他,还分了那么多,他是后半段时间才过来看热闹的,在出水口那边的冷水中,走来走去堵鱼捞鱼的可就我一个人啊。9.种一片菜园子看到大人种菜,我跟邻居的小孩也去找了一些野菜,把附近的荒地用些小木棍圈起一小块,弄些杉树叶拦在外面,以免有鸡过来啄咬。我们每天都过去浇水,感觉菜太少了,我就把爷爷家的姜蒜什么的也拿去种了一些。后来,邻居小孩先退出了,就我一个人打理小菜园,结果有一天,那些木棍不知是给人故意拿开了,还是给大公鸡撞的,里面的菜都被啄咬得干干净净,好像用刀子割过一样。我起初不死心,还是坚持搞重建工程,接连遭遇几次后,我是没辙了就放弃了。10.自制冰镇小时候,村里除了三两个小店有冰箱,别的人家都没有。那时候,我们就想要是能有个冰箱,冰镇一些杨梅汤来喝,该多好啊。我们老家在粤北,隔几年会下一次雪,后来我也真等到了雪,因为我一直惦记着杨梅汤,一看到下雪了,立刻拿家里的杯子放好杨梅、白糖和水,就那样藏在一间老屋的檐角附近,第二天去取,哇塞,真的冻成了冰水模样,喝起来酸酸甜甜的,透心凉。那是我第一次自己制作冰镇的东西。(这种蛇叫钩盲蛇,首尾不容易辨认,也是下文说的“两头蛇”。谢谢乎友ntcwer的提醒)(性格不错的结麻蛇、狗麻蛇、四脚蛇)11.四脚蛇有一段时间,村里的小孩流行捉蜥蜴(我们不知道它的学名,大家都管它们叫结麻蛇、狗麻蛇、四脚蛇),拿根绳子套着它的头颈,牵着它走来走去。我不敢捉蜥蜴(因为感觉它有点凶,怕被咬),就去水渠附近挖蚯蚓,结果不知道怎么捉来了一条两头蛇(样子有点像蚯蚓,搞不懂真名是什么动物),大家说那是两头蛇啊,快丢了吧。我不为所动,认为只是一条长得有点奇怪的蚯蚓,就把它硬塞进了矿泉水瓶里,带它展览了小半天,觉得不对劲,越看越像蛇,赶紧地拿到河边,把它倒进水里。12.泡泡或者重生有一回买了泡泡糖,嚼了很久,没味了,走到角落,正打算吐到纸上。看到有几个小伙伴聚在旁边聊天,就过去看热闹,不知道怎么听着听着把泡泡糖给吞了。因为听人说,吞了泡泡糖会黏住肠,然后就嗝屁了。天啊!我、我不会死掉吧?我一路狂跑回家喝水,喝到都快吐了。中途我尝试跟着电视剧上的角色自救扣了几下喉咙催吐,然并卵,我只感到一阵恶心,那块粉红色的泡泡糖还是没有出来。夜里吃了点饭,我看着左右的人和事,生出了很多的感触,怕明天就起不来了。就这样,提心吊胆的,早早就睡下了,躲在被子里偷偷地哭,怕自己会死掉。结果,第二天早上??一点毛事都没有。乐疯了。感觉像是捡回一条命。13.砍柴7岁,跟堂姑堂叔到山上砍柴。人小,砍不动,堂姑就帮我砍了一段松树树干,让我扛回来。我贪多,就说再来一段。经不住我死缠烂打,堂姑只好同意了,又帮我砍了一段,拿草绳绑好,我左手右手各拖着一根松树干,在走了三两千米山路,越走越没力了,只好丢了一段。堂姑看看我,叹叹气,用簸箕把它装走了。回到家,把它送给我了。14.燕子归去来回家的半路上,遇到一只小燕子,翅膀受伤了,躲在草丛中瑟瑟发抖。我从来没有养过鸟,就把它给带回家,放在厨房的一个杂柜下,给它准备了一个中等大小的纸箱,纸箱里放了干燥的松针、小米和水。然后我每天都去看它好几回。它起初很怕我,后面熟悉了一点,敢跳到我的身旁,歪着头看我,看来看去的。燕子的伤一天天好了,我很纠结,要不要放走它。有一天早上,我去看它,发现它在厨房里乱飞。我就想,它应该很想到外面去了吧。考虑到它再住下去,也不会很开心了,而且现在能飞了,万撞伤了就惨了。我就叹着气,小心翼翼地捧起它,带到田里,放走了。燕子在我的头顶上空飞了几圈后就走了,以后再也没见过。(当年的小稚鸡也是这样的相貌)15.邂逅一只小鸟有一回,农忙的时候,我家也开始插秧苗了。我去田地喊老妈和前来帮忙干农活的亲友回来吃早饭。那时是雨天,雨刚停不久,地面还很湿。我在稻田中间的小路遇到一只小稚鸡,黑黑色的,一身水汽的呆在地上,看到我也不会躲。我就把它带回家了,用纸巾给它擦干了身体。不知道它是生病了,还是在雨水中受惊过度,我喂它吃东西,都不吃,只喝了一点水。第二天也是。晚上,我看它没什么精神了,老打盹犯迷糊,就想着第三天把它送回那片田去。结果,早上起来,它已经死了,身体很僵硬,眼睛也没合上。我很失落地把它的尸体放进火柴盒里,埋在一个废弃的黄泥屋屋脚下,还用硬纸板写了一个爱鸟之墓。我觉得是自己害死了它,打那以后,我再也不敢把见到的落单小鸟带回来养了。16.芭蕉林沿着屋场的小河往北走,有一片芭蕉林,这片芭蕉以前是有人在种的,后来不知道是觉得产出比不了肥料钱呢,还是主人家另开了田地种果树,不想管了。渐渐荒废了,新长出一小片野生的芭蕉林。小孩子时间很多,放假了,闲着没事就是到处走。有一回转到芭蕉林,看到一挂挂的芭蕉,只是青郁郁的还没熟,我就掰了几根下来,带回家放到米糠里打算闷熟它们。有个小伙伴听到我摘了芭蕉,专门过来告诉我,那是野生的,有毒,吃了会死人的,并举例他某年某月某日吃了,虽然没挂,但恶心拉肚子好半天。看他说得信誓旦旦的样子,我信了,把芭蕉都丢河里。一天,从学校回来,半路上遇到那个小伙伴,正在吃芭蕉,问他哪来的。他说漏嘴了,原来是从那片芭蕉林摘的。我慢慢才从别的小伙伴那边听到,他说的不能吃会中毒,只是不想别人跟他去摘,以免自己没得吃没得选。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同龄小孩的心机。17.稻谷割稻谷对我们来说是件很好玩的事,只要不故意捣乱,大人们都会放我们自由完成。爷爷家有一块田,有一亩多,对小时候的我来说,算是很大块的地方了。我跟弟弟堂弟他们去割稻谷,就是故意绕开,不找寻常路,专门选一块远一点的地方。然后拿着镰刀,弯着腰,小心点从沉甸甸的稻穗中穿过去,走十多二十步,再以它为据点,开始割稻谷,刷刷刷,四周都是刀锋落在稻茎上发出的声音。有时,我们会故意拿两把镰刀左右开弓,但这个难度系数太高了,一来容易割到手,二是割出来的稻子东倒西歪,费力不讨好,也就偶尔试一试,过过想象中的大侠双刀在手的瘾。18.滑梯子村子向西的地方,有很多的山,那边还散布了一些矿,早期建过几处矿场。其中一座矿场,因为频繁洗矿,积累了大量的砂石,行成了一座山丘,坡度算蛮抖了,有三十多度。因为砂石个头也不大,我们一群小孩子无师自通,从高处蹲坐而下,玩起了滑梯。说是滑梯,其实梯子就是是砂丘,加速给力的也是双手,偶尔还要让人来推一下。后来,我们改良了方法,带一些厚纸皮过去,垫在屁股下,这样玩,就流畅多了,衣服不容易脏,回到家,也不容易被发现。这个砂丘的一侧长了很多藤蔓、杂草,其中有一种会结野果子,样子很像龙眼,果皮果肉甚至果核都是,只是个子没那么大,小小的一粒粒。吃起来甜甜的,带出一种辛辣的味道,总体来说,值得一试再试。这种果子在秋冬天多一点,我没有在别的地方吃过。(风车一物多用啊,捉迷藏的时候,有的人会蜷缩着躲在斗上,就是上图的三角状的木块。)19.呜喂呜喂。是我们那边找人捉迷藏游戏的进行口令。当所有人开始藏的时候,负责找人的那个就会背对我们数数,数一段时间,然后问,藏好了没。藏好了,就有人回答,呜喂——这是一个制造气氛引起注意的语气词,平时用得不多,在找人捉迷藏游戏用得最多,并获得了等同于游戏正式开始的魅力。一般,我们都在祠堂的主厅玩,因为场地够宽,找人的那个蒙住了眼,自己可以在规定的范围内跑来跑去,不容易被抓。最牛的是,不蒙眼的,查找难度大幅度提升,因为会把整个祠堂跟邻近的房间都算进去。这时候,负责找人的也会增加,一般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藏起来的人,啥主意都有,有躲进风车里的,有爬柱子的(我们的祠堂是老式的,主厅分厅都有两大根的实木立柱,爬的时候,一般是离地一米多点,不敢爬太高),有抓在可拆式木门的,脑洞大开的会躲在祠堂左右邻屋的房间里(这种要有他们本家的小孩也参与了游戏才可以,没参与,就不能随便躲进去),祠堂没大修前,门口有很多的柴堆和杂草,也有人躲在里面。有一次,我去外婆家做客,跟几个附近的同学玩找人游戏,一路躲一路被找到,后来躲上旁边二层的阁楼,那边是放了很多的干稻草,正中间还摆了一具黑黝黝的棺木——有些童鞋可能知道,有些地方上了岁数的老人会提前让家里准备好的棺木,自己要专门看过相应的木料和涂色等,以便将来百年。我就躲进旁边的干稻草里。我的一个同学够猛,直接躲进棺木里——那个盖子不知是给人故意打开了一些,还是别的,当时我们看到的时候,它就是半开状态。正如你所想的那样,这一次,我的同学拿了第一名,找人的找来找去都找不到他,直接认输了。而我的同学开心没多久,被他老爸一顿咆哮,那是什么地方,你敢钻进去!(荞)20.烧烤的初次尝试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我们留意到电视上游烧烤画面的出现。我们就跟着有模学样,尝试了各种暗黑烧烤,因为缺少肉,也不敢真的把家里的猪肉啥啥拿去烤了吃,那些是做饭的。我们就拔了田里的葱头来烤,熟了一吃,全无胃口。后来,误打误撞,拔来一种长得很像葱的荞,它们的头烤熟了就比葱头入味多了,有股子清香。(抱着试试的态度,竟然在网上找到了圆锥,也叫锥子。)21.到火界一游有一次,不知道发了什么大宏愿,跟着一群大小孩跑去了火界那边。当时,是听说那边的风景很不错,就想着跟过去看个热闹。结果是走了一座又一座的山,早上九点不到出发的,晚上快七点才到家,一天都在走,走来又走去。当天走了七八万步,走到双腿发软,一挨地板就不想起来了。带的东西又不多,能吃的就更少了,后来饿得前胸贴后背,回了家狼吞虎咽两大碗白饭,配的是萝卜干和酸菜。说来也很惨淡,火界那边的山跟我们当地别的山没啥大分别,就是树多一点还有很多的竹子。我们在路上还捡到了很多的圆锥,这是一种山中的坚果,壳很硬,肉小但香,炒熟后抓一把在手里,比嗑瓜子打发时间多了。可惜那是后秋时代,圆锥被人和小动物们摘得差不多了,我们只找到了很少的一部分填肚子。仔细想想,那天尝到的一处山泉水是真的甜,水色也赞,沁人心脾。也不知道是自己太渴了呢,还是真的泉水地质独具,那样一种甘甜清爽,后来是再也没有尝到过。22.棠梨秋冬天是很好的外出游玩时间。老家多山多树,能摘的野果子确实不少。就说上图这种棠梨(也有地方说是豆梨)吧,花期在4月,白白色,花呈五瓣,香气比较淡。每年的10月左右,这些棠梨就先先后后熟了,有时运气好,能找到几个是在树上自然熟的,入口绵绵糯糯,自有一股子甘甜(带有微酸)。我们去摘棠梨,都不怎么爬树,瞧准了一片果子,拿着长杆往上一捅,噼里啪啦的,棠梨果应手而落,如雨纷纷。棠梨如果没有成熟,生吃是有些苦涩的,吃一点就吃不下去了。除了树上的天然熟,一般都是拿家里洗好蒸熟来吃。这果子容易填肚子,吃个八个九个,一时间连饭吃不下了。老家有人会专门把棠梨果洗干净,晾一晾,然后加明矾和水等,密封在罐子里,一个月后启封开吃,这时果子发了酵,酸酸甜甜,很开胃消食。罐子里的水,盛出兑入少量普通的水,也是不错的一种解渴饮料。老家有种说法,认为农历七夕那天的河水最干净漂亮,拿来腌制棠梨果再合适不过,所以小时候,我和小伙伴有偷偷跟着长辈过去几次,看着她们在月光下将河水一瓢一瓢勺入桶中。那是千禧年年前的事,再往后,河水受污染了,大家就不敢再在那天去专门盛来河水泡果子了。23.鞭炮放鞭炮烟花估计是很多农村子弟的共同回忆。玩鞭炮多了,总有人想法设法要搞点新玩意。起初是挑战把单个的红色鞭炮点燃,然后趁它没有爆炸,赶紧地,丢出去。放过鞭炮的人都知道,有些鞭炮的性子很急,一点即爆,来不及反应。就这样玩了几次,有人被炸到手了,在一片烟雾缭绕中放声大哭。我运气好,没有炸过手,但有两次刚扔出去,鞭炮就砰的一声在耳边炸了,耳朵嗡嗡响。这以后,我就很识相地把它们放在地上用香去点了。农村养牛养猪的都有,有些小孩脑洞奇大,拿鞭炮去炸牛屎猪粪,场面劲爆,三观尽毁,周围都是牛屎猪粪的味道。这种事情,我想做但不够胆子,有几次就在附近看,有一次,刚好看见一个失手的,鞭炮才点着就爆了,根本来不及跑。所以,他就满头满脸的牛屎。这不是最惨的,他的衣服也坏了,他后来哭,不是被鞭炮吓的,是衣服脏了没办法跟家里交差。他穿的是新衣服,刚刚穿身上不过两个小时。24.礼尚往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跟对面一个屋场的小孩达成战略联盟,大年夜前后几天的晚上,我们会礼尚往来,带着各种的鞭炮、烟花,到对方的屋场空地对战,猛的人,是一对多,惨的人,是被一对多。一开始,这种互动带来的紧张刺激感,丝毫不差于看港台武打片的爽快感。但很快就失控了,有的小孩开始把先前的规定改了,原本是说鞭炮和烟花不能往身上招呼的,只能打向对方站身附近的地方。但玩得上头了,他们就开始朝人的衣服上喷,后来有一次发生了大混战,混乱中,不知道谁的烟花把旁边的柴堆点着了,大家七手八脚地弄水灭火。火灭了,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讪讪的回家。以后都没人这样玩鞭炮烟花战了,因为基本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学和邻居,没必要玩得那么僵那么危险。25.酸浆草小的时候跟小伙伴四处溜达。有一天,我们到附近的田埂去玩,然后,我看到他们找了一种跟绿肥(学名是苜蓿,我们当地统称为绿肥,即绿色肥料的意思)很像的草,然后摘了几片叶子,就那样咬在嘴里,嚼了嚼,吞下去了。我看得目瞪口呆。他们就笑,你还不知道吧,这种酸草叶子可以吃的。哦哦,我这才跟着找,原来这是一种酸草(也叫酸浆草,酢浆草),叶子酸酸的,但又不会酸到让人倒胃口,属于可以一试的味道。一年四季都有机会遇到。第一次吃的时候,感觉蛮新奇的,淡淡的天然酸味,全没有意想中的怪味。26.拿藤或者钝药野木瓜村南的地方也有很多山,中间斜出一条河,河段歪歪扭扭,河水时浅时深,我们读小学时,经常到那边去玩,在河里摸鹅卵石,找一些纹路漂亮或者造型奇怪的卵石,就这么找啊找,慢慢地,积累十几二十个大大小小的石头。逆着河水去向,往北而行,走半个多小时,会遇到多个小潭,其中一个,我们跑去游泳。仲夏秋初,我们那边还很热,人泡在清凉的山河水里特别惬意。这个小潭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潭水周边的山岩上长了一种野果树,我们当地有叫它拿藤果、麻藤果的,也有人叫它牛卵果,名字虽然粗俗,但这种野果子味道是真不坏,香香甜甜的。如果它没有成熟,果子看起来就很像芒果,相仿的形状,一例的青郁郁。度娘里把这种野果子叫成钝药野木瓜,木通科,野木瓜属,以下是它的枝叶花形的信息。27.杉树公从小潭一路向北。会在路口遇到一棵很大的杉树,这棵杉树在当地是类似于土地神的存在,有个专属的名字叫杉树公。所以,小小的我们到了那边,会向大树双手合十作鞠躬拜拜状,让大树保护我们,可别迷路遇到野猪大蛇啥啥的。野猪附近有,大蛇毒蛇也有,但我们总是没有遇到,因为这附近的林道山路很多人走来走去,太吵闹了,大部分野生动物都会避开。大树附近,也有一些说深不深说浅不浅的水,我们人到了附近,就去钓螃蟹了。有的人会提前带来诱饵和线头,这样他们的钓就是真材实料的,不像我们总是忘记,有时就只能拿个小棍棍弄点断草或者虫子什么的,放到水里一翻捣弄。钓不钓得到,其实不是我们的目的,主要是享受那个过程和气氛,很舒服自在。偶尔眼馋了别人的收获,我们就撸起袖子裤腿,直接去翻动水底的那些石缝石隙大石头,找一些螃蟹。还别说,这样翻找,也真有找出好几只螃蟹,最惨的一次,我这样翻出来一只巴掌大小的螃蟹。我欣喜若狂地抓向它,它也愤怒非常地反抓我。那么大的钳夹人,说不痛那是骗人的,中间我也一度想放弃,后来咬着牙坚持,等把它抓出水面时,我的额头上上一片汗。那是一只非常漂亮的山螃蟹,红红色的壳,在太阳照射下闪出一种奇怪的光泽。28.粉色的老鼠我们当地有很多的黄泥屋,毕竟是农村嘛,生活条件是很普通的。然后,我们习惯在屋背的地方放各类柴火,这样也不会占着门庭等地方,取用也方便美观。有一回,厨房里堆放的柴都用完了,天气又好,奶奶就到屋背去搬动了三四捆柴,打算晒一部分,然后一部分拿去厨房用。我就跟去凑热闹,顺便捡些零碎的柴回来。就这么个事情,然后发现了其中一捆柴的底下藏了一窝小老鼠,还是粉色嘟嘟的,眼睛都还没睁开。小老鼠,我是见多了,但像这么小,还是这么粉的,我是第一次见到,我当时就震惊了,感觉它们很可爱。就跟奶奶说,还是别给公鸡它们吃了它吧,我来养它们。我奶奶觉得好气又好笑,就同意了。我就找了一个纸盒什么的,用晒好的干燥松针给小老鼠们窝了一个窝,然后把它们一只只都放了进去。当我碰到它们的时候,我感觉它们的身体软软绵绵的,很暖和。我把它们放好了。起初我放在家里,怕有猫来咬,我就把它们转移了。转移到哪里呢?那时候,奶奶已经把剩下的柴火恢复原状,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我就把它们又放回到附近的柴堆底下。结果第二天去看,小老鼠们一个个都不见了,问大人都说没动。我找来找去,始终没找着。我怀疑是被哪个猫盯上了。但我发现,那样会让我心情有点低,我就想着,是老鼠的妈妈把它们带走了,毕竟新的窝和旧窝离得很近。为啥带走呢?因为不安全,曾经被人类发现过。29.蜻蜓雨天将来未来时,常常可以看见很多的蜻蜓,可能是受天气的影响,它们普遍飞得很低。小孩子贪玩,看到蜻蜓飞低了就想去捉,停落低的,要捉它们还算容易,轻手轻脚走上前,悄咪咪绕到它们的背后再伸手,多半就到手了。但蜻蜓也不是傻子,有的很警惕,有的会停在高处的树梢墙壁高高的杂草杆上。这个时候,蜘蛛丝就派上用场了,我们找来一些细长竹子,最后是枝杈分明的,然后把它往蜘蛛网里搅一搅。搅的蜘蛛网多了,竹子的枝枝丫丫就蒙上了茫茫一层的网。这时候,要做的事情就是去找蜻蜓了,找到了,把网往蜻蜓身后一罩,十有八九,逃不了。30.半个蜘蛛侠说到了蜘蛛网。也想说说蜘蛛,有一阵子,村里的小孩子研究小动物啥啥的热情高涨。对这种村落大潮流,我向来是积极分子。有个小伙伴说,不如我们捉几个蜘蛛来研究研究吧,看看它们是怎么吐丝织网的。我说好,跟了他们几个就出去了。到了目的地,几个小伙伴分散去找蜘蛛了,我到周边一转,哇塞,发现了好大一张网,最牛的是上面还停了一只好大的蜘蛛。我非常高兴,也非常莽撞,当我发现蜘蛛突然开始爬动似乎要逃走的样子,我直接动手抓了。蜘蛛奋动八条腿挣扎在我手里,我转头就喊其他人,快来快来,我捉了一只——话说到一半,手上一阵剧痛传出,天啊,那只蜘蛛竟然咬了我一口!极度慌乱之下,我把蜘蛛甩在地上,跳到一旁,心是砰砰乱跳。还好,那是只普通蜘蛛,我除了被咬的地方痛了几分钟就没啥异样了,到晚上,伤口周边的小小肿胀也消了,我也消了一口气。说实在的,在那之前,虽然我也见过好多蜘蛛,但一直不觉得它们会咬人,好像内心里从来没有这个知识点。从那以后,我对蜘蛛多了一种说不出的畏惧心理,小的蜘蛛跳蛛还好,稍大一点,能绕路的绝不近前。我们总说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很骨感。同样被蜘蛛咬了一口,彼特·帕克成了蜘蛛侠,我却成了逗比。31.一棵养了13年的花树约11岁,有一天,堂叔拿了几棵花枝回来,他知道我喜欢养花就把它们送给了我,然后告诉我,这是一种花,开大红色的花。我很相信地种下了,一天天照顾这。结果,等啊等,第二年冬天,它也没开花,我就问堂叔,怎么这个花老不开。他说,你知道竹子吗,竹子也不是每年都开花的,它们要积累能量的,你要沉住气。我一想也对,有的花开得快,有的花开得慢。于是接着照顾,又照顾了四五年。一直长叶,还是没开花。亲友每次来看我的话,我都替它解释,这花开得很慢,它是大红色的花。但是有一天,我忽然意识到,堂叔可能在撒谎,他可能从来没见过这个花开还是不开。那一刻,我很生气又很沮丧,我很想把那些花(我给它分枝插活了好几棵)都扔了,我觉得我所有的努力和等待都白费了。但我又有些犹豫,那些花并没做错什么,它们老老实实地生长着,一年四季,青翠动人。这么想着想着,我就把它留了下来。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也跟着茫茫的人群拜别中学时代,开始读大学。到了第四个学期,我锐气顿消,开始晚睡开始晚起开始学翘课——一开始还不敢翘课去玩去耍,只是避开了马列躲到图书馆里看书,差不多到饭点了,就过饭堂吃饭。后面就厉害多了,直接就着马列一类的课程躲宿舍看电影,有时过去上课了,也是选了后排的位置,旁顾左右而言它,再没有像当年那样频繁地出现在第一第二排。这时的我已经差不多忘了“大红花”的存在,偶尔有人问起,我已用着自嘲的口吻调侃:“开花么?这么久都没花,怕连它自己也忘了怎么开咯。”冥冥中自有一双看不见的手。转机出现第十三个年头的夏天。就像一个久迷道路的路痴一般,来迟虽然姗姗,但毕竟是来了,这“大红花”也终于开窍开花了。那时,我已经出来工作了,并没有见到它的花苞们是如何从酝酿到释放。等我看到时,它的花早已开了一树,甚至还结了几个或红或绿的小果子,它的花色清白,微香,一簇一簇的,既不张牙舞爪,也不卑微低调,就那么东一簇西一簇的挂在或浓或淡的枝头里外。那天,我怔怔地瞧看着面前的“大红花”,下午的微风低低吹拂着,三五青花跌落,耳边的人声车声渐渐遁去,有那么一瞬,我以为是时间停止了。原来,曾经的心心念念,当它猝不及防地出现时,人的第一感觉却是怀疑自己看错了,而不是狂喜。嘿,因等待而观望而失落而舍弃,再到重新燃起希望,人的这一辈子,又能有几个这样的一十三年?(那棵奇怪的花树就是这位大哥了,其实是一种冬青,我今年4月份才知道,天啊)往期热文:你的姓氏,我的名字李医生的微博成了70万人的哭墙过去12天,我宅了30部电影(大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貓太年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tenga.com/ntlx/62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