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历史文化名城
苏州拥有数量庞大的古树名木,这些古老的绿色静静看着苏州城,历久弥新。在岁月的打磨下,这些树木“老寿星”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东山镇历史底蕴深厚,是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同时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东山古树名木家族“人丁兴旺”,资源非常丰富。它们是历史的见证,默默矗立,守望着沧海桑田的变化;它们是活着的文物,从枝到叶,刻印着灿烂丰富的文化;它们是自然的神迹,千百年来,成为不可多得的生态资源。当下,东山镇就有两株名树正在或即将散发出历史的幽香。
1、千年紫藤
在东山古镇东头敦裕堂老宅旁,架木为棚,巨石为支架,一株千年古紫藤如虬龙盘绕。紫藤主干看似已经蛀烂,但仍生长得根深叶茂,密密层层的藤蔓把一段长约二十多米街坊遮得严严实实。当春季花开,香气四溢,引来无数蜜蜂蝴蝶飞舞。当微风吹过,紫花铺地,众多摄影爱好者都会前来采风。据传说,这棵古紫藤除了年纪大外可不一般,它是宋朝遗木,还绑过岳飞的先锋牛皋呢。
南宋初年,有位叫杨虎的太湖渔民,被官府逼得走投无路,在太湖边举起义旗,聚众造反,很快得到了东西两山贫苦百姓的响应,只几年功夫,就发展到兵将数万,战船千艘。义军把西山做粮仓,东山作兵营,吞并积粮,日夜操练。前来镇压的官兵,总是有来无回。这可急坏了南宋小朝廷,他们把抗金保国的大事丢在一边,一道圣旨,把岳飞从抗金前线召回临安,令他率军开赴洞庭东山,来剿灭义军。
岳飞带着岳家军到了太湖边,想先探明湖中东山的虚实,准备带一百精兵亲自上岛摸清情况。先锋将牛皋把胸脯一拍说:“大哥,杀鸡何须用牛刀,几个太湖草寇,看我去手到擒来。”于是牛皋只带两名亲兵,让人驾着一条木船,就冒冒失失向湖岛驶来。
木船渐渐靠近东山,只见芦苇中摇出一条小船,有两个年轻人一前一后,一个摇橹,一个撑篙,迎面朝兵船驶来。牛皋站在船头大喊:“来者何人?还不快来拜见牛爷爷!”两人也不答话,忽地都“扑通”一声跳入水中,剩下空船在湖面上打转。牛皋还没有明白这两人为啥跳水,船底下已响起了凿船声。不一会,船底就已被凿了一个大洞,水一个劲地涌进船内,沉掉了。牛皋虽然力大无比,却尤似老牛掉进了泥潭里,有劲使不上,乖乖地俘虏了。
那时古紫藤前还是一片茫茫太湖,两名义军把牛皋拖到岸上,又绑在了古紫藤上,然后派人向杨虎报信。这老牛皋虽被束缚了手脚,却瞪眼珠,吹胡子,大呼小叫:“老子大江大海都闯过来,如今倒在阴沟涧里翻了船,受这般气,快把牛爷爷放开!”
正在这时,义军元帅杨虎骑着快马赶到了湖头,手下有人主张把这三名狗官兵杀了,也好让岳飞尝尝义军的厉害。但杨虎多次听说牛皋为国赤胆忠心,在抗金前线屡立战功,不忍心加害。于是翻身下马,一面亲自给牛皋松绑,一面对牛皋说:“如今国难当头,不去打金兵,倒来打我们苦百姓。回去告诉岳元帅,要是为保国家,抗金兵,我杨虎和全体义军坚决相随,万死不辞。”后来,杨虎以民族利益为重,果真率精兵良将和战船,跟着岳飞开赴了抗金战场,而那棵缚过牛皋的古紫藤,像一位历史见证人似的保存了下来。
前些天气温一路飙升
这株千年紫藤已经悄然盛放
老街、紫藤,绝妙的搭配
穿越千年的美景
小编的朋友圈也被这株千年紫藤刷屏啦
虽然深藏于古街之中
但慕名而来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却不少
大家徜徉于紫藤花下,感受这份春日的礼物
2、孩儿莲
在东山雕花楼园内长有一株奇树,人称“孤本孩儿莲”,已有多年历史。孩儿莲属于八角科,又称红回香,最早种植于印度寺庙内,引进中国后种植在云南等地,因其花朵小巧玲珑,只有指甲般大小,花形如倒挂的水中莲花,花色红嫩如小孩脸,故被园艺界称为“孩儿莲”。孩儿莲只开花不结子,根也不萌芽,因此移植十分困难,据考证云南等地的孩儿莲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已绝迹,所以雕花楼这棵“孩儿莲”已成国内孤本古树。
雕花楼小花园内的这棵“孩儿莲”是雕花楼原主人金锡之在造园时亲家翁氏所赠,其时早已历经数百年沧桑。时至今日,这棵树高7米多,树冠覆盖面也有4米多,它生长得十分怪异,大部分躯干仅剩半棵,在离地2米以上的树身上,还有一个狭长透空的树洞,整个枝干像蛟龙腾空盘旋而上。站在树下,它历经沧桑、苍老雄古的神韵,能使人顿生思古幽情。揉搓孩儿莲的叶子,会散发出茴香的气味。孩儿莲每年4——5月开花,花期20天左右,错过需再等一年。
离孩儿莲盛开还有一段时间
小编给大家剧透下花期进度
小伙伴们,花骨朵有了
开花还会远么?
上图为3月31日的孩儿莲
(以上所有图片来自小编朋友圈)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