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琢
孙大圣束手无策、沮丧万分的“圈子”,竟然是太上老君的金刚琢。悟空一听,气得大叫:“原来是这件宝贝!当时打着老孙的是他!如今在下界张狂,不知套了我等多少物件!”
当年是偷袭,打的是悟空的狂妄。如今是明目张胆的豪夺,打的是悟空的英雄气概。无论什么情况,一旦兕大王“从袖中取出一个亮灼灼白森森的圈子来”,任你千变万化,瞬间赤手空拳。
孙悟空的拿手好戏是“偷”,却偷不走兕大王的金刚琢。哪知这个神器,也是兕大王偷来的。老君说:“我那金刚琢,乃是我过函关化胡之器,自幼炼成之宝。凭你什么兵器、水火,俱莫能近他。若偷去我的芭蕉扇儿,连我也不能奈他何矣。”
老子“过函关化胡”,出自西晋惠帝时天师道祭酒王浮所作《化胡经》,记述老子入天竺变为佛陀,教化胡人之事。经的真伪且不说。金刚琢为化胡之器,屡屡用在孙悟空身上,实乃一片良苦用心,助他见性成佛。
金箍棒是孙行者一路降妖除魔的宝器,象征以真如佛性扫荡种种心魔。《金刚经》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修行是一个不断舍弃的过程,我空、法空、外空、内空、空亦复空、毕竟空。《金刚经》又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也就是说,只要有一点点我是人你是妖、我是菩萨你是众生的分别之心,就马上从佛菩萨降为凡夫,乃至妖怪。
孙悟空的金箍棒一被兕大王夺走,马上变得谦卑起来。
当时四天师传奏灵霄,引见玉陛。
行者朝上唱个大喏道:“老官儿,累你累你!我老孙保护唐僧往西天取经,一路凶多吉少,也不消说。于今来在金兜山金兜洞,有一兕怪,把唐僧拿在洞里,不知是要蒸要煮要晒。是老孙寻上他门,与他交战,那怪却就有些认得老孙,卓是神通广大,把老孙的金箍棒抢去,因此难缚妖魔。疑是上天凶星思凡下界,为此老孙特来启奏,伏乞天尊垂慈洞鉴,降旨查勘凶星,发兵收剿妖魔,老孙不胜战栗屏营之至!”
却又打个深躬道:“以闻。”
旁有葛仙翁笑道:“猴子是何前倨后恭?”
行者道:“不敢,不敢!不是甚前倨后恭,老孙于今是没棒弄了。”
也正是在悟空失去金箍棒之后,才能亲到灵山,面见如来。
圈子
且说老君辞了众神,跨上青牛背上,驾彩云,径归兜率院;缚妖怪,高升离恨天。天王父子回天,雷公入府,火德归宫,水伯回河,罗汉向西。师徒们离洞,找大路方走。正走间,只听得路旁叫:“唐圣僧,吃了斋饭去。”那长老心惊,不知是什么人叫唤。
话说那大路旁叫唤者谁?乃金?山山神土地,捧着紫金钵盂叫道:“圣僧啊,这钵盂饭是孙大圣向好处化来的。因你等不听良言,误入妖魔之手,致令大圣劳苦万端,今日方救得出。且来吃了饭,再去走路,莫孤负孙大圣一片恭孝之心也。”
一片恭孝之心,乃赤子之心也,守住了就可以完丹得道、立地成佛、成贤成圣。
三藏道:“徒弟,万分亏你!言谢不尽!早知不出圈痕,那有此杀身之害。”
行者道:“不瞒师父说,只因你不信我的圈子,却教你受别人的圈子。多少苦楚,可叹,可叹!”
八戒道:“怎么又有个圈子。”
行者道:“都是你这孽嘴孽舌的夯货,弄师父遭此一场大难!着老孙翻天覆地,请天兵水火与佛祖丹砂,尽被他使一个白森森的圈子套去。如来暗示了罗汉,对老孙说出那妖的根原,才请老君来收伏,却是个青牛作怪。”
我的圈子,他的圈子,都是圈子。若心如如不动,何来圈子之有?《摩诃止观》云:“善巧方便,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赞于止,发悦其情,是名随乐欲以止安心也。”[16]
《金刚经》中,佛陀“饭食讫,收衣钵,敷座而坐”,开始讲经。唐僧师徒须臾饭毕,收拾了钵盂,辞了土地山神,攀鞍上马,继续漫长的西行之路。正是:“涤虑洗心皈正觉,餐风宿水向西行。”
女儿国
以下三回是一大段极为奇幻的文字,要当作一回来看。
金兜山的妖王为骷髅加盔甲,女儿国的心魔为骷髅加粉面。女王为外面之诱惑;蝎精为自身之情欲。
《山海经·大荒西经》言“有女子之国”、“有丈夫之国”。悟一子陈士斌言尝读《外彝杂志》,云东北海角有女人国,无男子,照井即有孕,生女也。女儿国的女子饮“子母河”水怀孕。丈夫之国可有“子父河”?八戒云:“那里开得产门?如何脱得出来?”
此女儿国极其久远。西凉女王说:“我国中自混沌开辟之时,累代帝王,更不曾见个男人至此。”第三十五回在平顶山,大圣说:“自清浊初开,天不满西北,地不满东南,太上道祖解化女娲,补完天缺,行至昆仑山下,有根仙藤,藤结有两个葫芦。我得一个是雄的,你那个却是雌的。”女娲为太上道祖解化,女儿国也是太上道祖所化吗?太上道祖即太上老君,在“三清”中被称为“太清道德天尊”。难道“女王招亲”的总导演也是太上老君不成?
女儿国绝对来过男人。在通天河,陈老道:“河那边乃西梁女国,这起人都是做买卖的。我这边百钱之物,到那边可值万钱;那边百钱之物,到这边亦可值万钱。利重本轻,所以人不顾生死而去。常年家有五七人一船,或十数人一船,飘洋而过。见如今河道冻住,故舍命而步行也。”况且,解阳山上现在就有两个道士,至少有一个是真正的男人。
男女不交合,照样生孩子,这就够怪了。更为奇异的是,未到女儿国,男子先怀孕。
王重阳诗云:“释道从来是一家,两般形貌理无差。视心见性全真觉,知汞通铅结善芽。马子休令串拨棹,猿儿莫似浪淘沙。慧灯放出腾霄外,照断繁云见彩霞。”[17]
前面借禅机说明心,这里以丹道谈见性。
注:
[16]《天台八部·摩诃止观》,(隋)智顗述,李利安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年,页。
[17]《王重阳学案》,郭武著,齐鲁书社,年,页。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李志军,一九六五年生,河南汝州人。一九八八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二〇〇五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师从麻天祥先生研修佛学,后获哲学博士学位。二〇〇九年师从王澄先生学习书法。现任河南宏光国学博览馆馆长,风穴书院院长。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