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药展区白九牛

中药名:白九牛Baijiuniu

壮药名:勾拿Gaeuna

瑶药名:别坐翁Baeqcjuovngungh

那藤、七姐妹藤、牛藤。

为木通科植物五指那藤Stauntoniahexaphylla(Thunb.)Decne.f.intermediaWu/尾叶那藤StauntoniaobovatifoliolaHayatasubsp.urophylla(Hand.~Mazz.)H.N.Qin的干燥藤茎/根、茎、叶、果实。夏、秋二季采,切片,晒干。(药师山目录编号)

常绿攀援藤本。叶互生,掌状复叶,常有小叶5~7枚,长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6~9cm,宽2~2.5cm,顶端尾状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全缘,两面无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单性同株,6数;花瓣缺;雌花具退化雄蕊。果为浆果状,长椭圆形,熟时红色,种子黑色,多数。花期4~5月,果期7~9月。

生于山谷林缘或山脚灌丛中。产于广西隆安、贺州、梧州、全州、金秀等县市;分布于广东等省份。

白九牛原植物图

(图片来自中国植物图像库)

白九牛(花)

(图片来自中国植物图像库)

白九牛(果)

(图片来自中国植物图像库)

本品呈圆柱形,常为斜切片或段片,直径0.5~3cm。表面灰黄色至灰褐色,粗糙,具不规则纵沟纹。皮部易剥离,剥离处呈黄棕色,具密集纵纹理。质硬,不易折断。切面皮部棕褐色,厚1~5mm;木部灰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密集小孔。髓部黄白色或淡棕色。气微,味微苦。(广西特色药材研展馆目录编号)(中药辨识馆目录编号)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切片。

中医:微苦、涩、平。归肝、肾经。

壮医:微苦、涩、平。

瑶医:微苦、涩,平。属风打相兼药。

中医:祛风止痛,舒筋活络,消肿散毒,清热利尿。用于风湿痹痛,腰腿痛,胃脘痛,跌打损伤,疔疮肿毒,乳痈,水肿,尿血。(调制实训室目录编号)

壮医:清热毒,除湿毒,散瘀肿,通龙路火路,通水道。用于发旺(痹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胴尹(腹痛),林得叮相(跌打损伤),笨浮(水肿),急性肾炎,肉裂(尿血),乳腺小叶增生。

瑶医:祛风止痛,舒筋活络,消肿散毒,清热利尿。用于崩闭闷(风湿痛、类风湿性关节炎),锥碰江闷(坐骨神经痛),卡西闷(胃脘痛,胃寒痛,胃热痛),播冲(跌打损伤),尼椎虷(急性肾炎),月藏(尿血)及疟椎闷(乳腺增生)。

20~50g。外用适量。

[方例]

(1)坐骨神经痛白九牛(那藤)、半荷风(半枫荷)、双钩钻(钩藤)、大红钻(异形南五味子)、当归美(藤当归)、紫九牛(翼核果)、小白背风(芒毛苣苔)、黑九牛(威灵仙)、别涯楼(杜仲)、五爪风(粗叶榕)各15~30g,配猪骨头炖,取汁冲酒服。

欢迎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tenga.com/ntbm/67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