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我孤陋寡闻,在这次新冠疫情爆发前,对于号称“全球最牛生物实验室”的武汉P4实验室,我一无所知。
但短短半个月后,也正是在这家实验室的不懈努力下,我和所有“云吃瓜”的小伙伴们,不仅认识了P4、武汉病毒,还对双黄连和“专利”产生了全新的认知,顺便见识了什么叫真正开挂的人生(想看八卦的小伙伴,请直接跳到第二部分)。
不得不说,这场疫情中,处在风暴眼的武汉P4实验室和它背后的病毒所,刷出了极高的存在感。
01
作为背景,我们有必要先来说说这个名震江湖的武汉病毒研究所P4实验室。这个P4实验室隶属于武汉病毒所,后者则受中科院管理。
国际上将生物实验室分为P1—P4四个级别(也叫BSL1—BSL4),P4是其中的“王者”。
但这里的“P”并不能和研发实力划等号,而是代表安全等级,是“Protection”的首字母,等级越高,安全系数越高,故而能参与研究更烈性的病毒。
比如,P2能做流感病毒的实验,而针对埃博拉等“死神”级病毒的研究,只能在P4实验室中进行。
因为压制着地球上最烈性的病毒样本,P4往往也被称为“魔鬼实验室”。
全球50多间P4实验室中,中国大陆占了两个,除了武汉,另外一个位于哈尔滨的实验室专攻动物疫病防控。
P4实验室有什么价值?
前国家传染病防控所所长徐建国的观点是:P4实验室是“一种能力”的表现,说明“当国家出现安全风险时,我们有防护能力”。
正因如此,当12月底不明肺炎刚刚出现时,很多人都觉得这事儿不用慌,原因是“如果有P4的武汉都搞不定,没人能搞的定”。
但结果是…武汉真的没搞定。随着疫情从武汉向外蔓延,全国都陷入了恐慌,抢口罩、建医院,P4的事情不那么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