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信村书记张文芳:用生命践行村支部书记的本色
张文芳(左一)在暖气管道施工现场
大众网滨州·海报新闻1月19日讯(记者苏建军见习记者田艳琼通讯员王洪磊)1月8日,阳信县河流镇张古风村年仅47岁的党支部书记张文芳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天。当天是主题党日,下午五点在村委会办公室,张文芳召集全村党员开会,“主题党日”活动记录簿上记录的是学习党徽的佩戴、制作和管理,安排了村里其他工作和缴纳党费,而第一个党员签名的就是他,这也成为了他最后一次主持主题党日。
一心为民的村支书走了,吊唁现场,不少村民流泪
56岁的村主任张书民说起张文芳心疼的忍不住要抹眼泪。作为村里致富的带头人,张文芳创业的艰辛,为村里作出的贡献和牺牲,与他搭班子的张书民再清楚不过了,“他为了带领我们致富,不辞辛苦,最后积劳成疾心脏病突发去世。”
据张书民回忆,当日上午张文芳书记走访了全村贫困户,下午主题党日结束后带领村里党员和群众代表选举出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6点与因运送生物质燃料而撞倒村里电线杆的企业进行协商处理;随后与张集办事处人员刘新国到牛腾雨村与该村干部一起商议生物质取暖工作;回村后又到几个村民家中查看取暖情况,到家已经是晚上9点多,没想到第二天听到竟是他去世的消息。
张书民说,在送张文芳书记最后一程时,在天津务工的很多村民急忙放下手头工作赶回来,还有村里的村民自发前往吊唁张文芳,当天仅村民就多达多人,很多人现场都抹起了眼泪。
村容村貌非常整齐
解决出行难、村居环境问题村子由落后村变成先进村
自年8月开始,张文芳连续三届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自此他就一直致力于带动村民致富增收,村里的家底情况他摸得一清二楚。想致富先修路,张古风村原来仅有两条坑坑洼洼的环乡路,村民出行十分不方便,他就带领村民募资捐款。“他先向内开刀,做自己兄弟朋友工作,带头捐款。”村民张广新说,在他的带动下捐款达20余万元。现在张古风村有原来米的油漆路变为多米,村里道路东西方向7条,南北方向2条,每户村居距离道路不足几十米,并联系爱心企业在年春节前为村里免费安装上84盏路灯。
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张文芳书记带领党员村民清理猪圈20余个、简易牛棚10余个、户外厕所余个;年农村旱厕改造,张文芳第一个推倒自家厕所,为保证旱厕质量,跑遍阳信县找到专业的施工队,统一标准为村民安装,极短时间就%完成。
平整的道路,整洁的村庄,干净的厕所……这一切,是张文芳和张古风村村民经过多年的奋斗而建成的。如今,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而张文芳却离开了。
全村已经实现清洁供暖
推动土地流转带动全村集体致富
张古风村户人,其中多达多人在外务工。“我们村年轻人大多在天津做牛羊肉生意,在家的以老人孩子居多。”张书民说,村里0多亩土地大多数是老年人管理,造成部分土地荒废,在外务工人员每年收获季还要专门赶回来。张文芳书记给我们算过一笔账,以村民张洪亮家为例,其两个儿子都在天津从事牛羊肉批发,开了两个门头,家中10亩地,每年秋收需要暂停营业回家过秋,这样误工费、油钱、过路费大约要损失1万元左右,结果种地还要赔钱。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成了张文芳的心头病,年张文芳偶然听到土地流转这个方式,他经过多方考察,了解到阳信县润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可以让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实现土地集中连片,实行从种到收的一条龙保姆式服务。与专业经营农业的公司进行土地流转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他随后联系到经理张风霞,并向上级部门汇报。
张文芳在与党员群众代表以及润丰公司多次商议后,年10月7日签订协议,张古风村成为阳信县推进土地流转试点的第一村。合同约定农户以土地入股,实行每亩地粮食产量一级地小麦玉米各斤,二级地各斤保底政策,超出部分与村委会二、八分成,增加村集体收入,当年实现每户增收元,村集体、农民、企业三方获益。而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让农民可以安心外出务工,土地交给专业化企业进行管理,解决“谁来种地”难题,提高了生产效率,随后张古风村土地流转模式在阳信县推广开来。
让群众过一个暖冬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阳信县作为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辖属县,是山东省惟一尚未实现集中供暖的县,为打赢“蓝天保卫战”,阳信县推行生物质清洁取暖。年,张文芳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他向上级部门积极争取成为河流镇两个试点村之一。张古风村推行分布式清洁供暖,村里安装生物质专用锅炉,通过管道将热量送到每户家中,实现“大暖”。
用生物质取暖暖和么?贵么?这些成为推行生物质清洁取暖工作过不去的门槛。为得到村民认可,张文芳发挥农村党组织作用,召集村里的20余名党员统一思想,让每位党员包户,把安装、使用、费用、补贴等情况详细向群众说明。他先从自家二哥张文俊、侄子张俊磊工作做起,一步步推动,把自己家作试点,让群众真正体会到生物质取暖的好处。“每户的诉求不一样,怎么让群众认可,张书记做了大量工作,上午不行下午,下午不行晚上,有的户他跑了8趟。”党员李红花说。
年9月底,张古风村开始施工至11月30日通暖,短短两个月就完成了锅炉安装、管道建设、暖气片安装等一系列工作,让群众过上了一个暖冬。期间电焊工人不够,他就到沧州去请,贫困户没钱,就为他们申请生物质专用炉具,给他们买生物质燃料,1月8号前,他还在走访收集群众取暖中问题,为他们奔走。
“我们的日子过富了,他的日子变差了。”党员张振坤说,这么多年来他把全部精力花在村里群众身上,把自己从事运输配货的生意耽误了,家里仅靠他支部书记工资和其家属在餐具厂上班每月挣得的元工资过日子,家里还有尚在上高中的孩子,“村里所有基础都打好了,村民的生活条件逐步提高了,而我们的领头雁却倒下了”。
在张古风村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记录簿上留下了张文芳书记在任期间工作的痕迹。年9月5日党员“扶贫募捐”奉献爱心、年10月向村民通报本村与润丰农业公司土地流转情况、年4月3日排查本村废弃房屋……
—END—
来源/综合滨州大众网、掌上滨州整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