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pf.39.net/bdfyy/jdsb/190423/7082970.html
今日下午2点腾讯视频直播:黄陂刘彭家砦牛人踩高跷,省级非遗闹元宵,如何查看直播, 黄陂区刘彭家砦高跷,又称“刘氏高跷”,至今有多年的历史。据了解,刘氏高跷由一个叫“余老五”的外省人士,在南京浦口码头大头寨,传授给当时做码头工人的刘氏中人。年元宵节,在南京浦口码头大头寨第一次“故事”表演,围着高跷队的人群久久不散,通过高跷表演,刘氏族人在南京码头的威名大振。年元宵节,黄陂区刘彭家呰举行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高跷灯表演,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来观看,掌声雷动,喝彩不止,人们经久不散。自此,刘氏高跷名扬四方,成为当地元宵节传统节目。
黄陂区刘彭家砦村民部分男女老少,均热衷高跷表演
每年春节期间,武汉市黄陂区李集街刘彭家砦的高跷故事亭子幡旗招展,人群如潮,焚香燃烛,锣鼓鞭炮齐鸣,举行“踩高跷”活动喜迎新春。村民们用红巾将木跷绑扎在小腿上,按照剧目和剧中人物分工,分别化妆和穿戴服饰。
“刘氏高跷高两米有余,色朱红,笔直细长,上部有耳踏脚,用红绸将小腿与高跷缚牢,人立上面,行动熟练者如传说中的通天巨人,一步丈余,行走如风,它是一种将杂技、戏曲、说唱故事等相结合的民俗活动。参与表演的村民,上至五十多岁,下至六岁的孩童,更有几个月大的婴儿。”在时长12分钟的《高跷故事亭子》纪录片中,讲述者对刘氏高跷的风俗和历史作了详细介绍。
《高跷故事亭子》纪录片筹备时间近两年,拍摄工作从年正月十二开始,到正月十六结束。纪录片如实记录了黄陂春节期间的高跷表演活动,万人空巷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
湖北大鼓传承人吴健是《黄陂高跷故事亭子》纪录片导演。7月26日,向记者介绍起第一次观看高跷表演的经过时,吴健仍难掩激动:“刘氏高跷我听说了好多年。今年春节,我亲自去刘彭家砦感受了一番。到现场时,看到幡旗招展,人群如潮,真的非常震撼!一个小小的民俗文化,竟然能吸引上万人来观看,这引发了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思考。”
吴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刘氏族人的观念早已发生变化,如今的高跷表演早已没有其中的迷信思想色彩,村民们所继承的只是宗教仪式,抒发新时代农民的喜乐心情了。
“刘氏高跷年已被载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行内文化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