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丨为何肉桂能引火归原在临床上有

为何肉桂能引火归原?在临床上有哪些用法?

沈连生

引火归原一词,始见于明、清的医药著作中。吴仪洛撰《本草从新》称肉桂能“引无根之火,降而归元”。命门为元气之根,水火之宅,所以无根之火,就是指命门火衰,阳气无根,而虚火上浮,包括戴阳、格阳以及其它上热下寒证候。肉桂辛甘大热,入肝肾脾三经,可补下元真火,从而浮火得降,此即“引火归原”。

临床主要有以下用法:

其一为上热下寒证,表现面色浮红,头晕耳鸣、口舌靡烂、牙齿浮痛及腰酸腿软、两足发凉、舌质嫩红、脉虚等症。常于参、地之类补益药中加肉桂引火归原,使阳生阴长,虚火下降,阴阳平调。或肺热喘咳而足冷腰痛之上热下寒证候,于清热化痰止咳药物及益肾药物中加用肉桂,同样起引火归原之效。

其二为戴阳证,这是下真寒而上假热的危重病证,症见颧红如妆、呼吸迫促,脉浮大空虚或微细欲绝等。治宜补元阳、敛浮阳,于人参、附子、干姜之类益气回阳救急药物中加用肉桂,以降无根之火归于本原。

其三为阴盛格阳证,即内真寒而外假热的证候,表现身虽热,却反喜衣被,口虽渴而喝水不多,或索水又不想喝;手足躁动,但神态安静;脉虽洪大,但按之无力等。也可于大辛大热的附子、干姜中加用肉桂,以破在内之阴寒,引降浮热,通达内外。

其四为心肾不交证,与寒凉药同用,使阴从阳化,水火交济。如交交泰丸用少量肉桂与黄连配伍,治心肾不交,怔忡不寐。

其五为肝旺脾弱证,肝旺见目赤肿痛;脾弱见泄泻或见小儿惊痫而泄泻者。用肉桂抑肝而引火,又扶脾而止泄泻,一治而两得之。

其六为急骤喉痹证,症见肿痛多痰,称之为虚寒阴火者。于利咽化痰药物中加用肉桂,以引降阴火。

药理研究结果也部分可以说明引火归原的实质。肉桂既有提高垂体——肾上腺系统及交感神经水平、扩张中枢性及末梢性血管、增强血液循环兴奋胃肠功能、缓解胃肠痉挛性疼痛等“补火助阳、温经止痛”的功能,又有解热、镇静大脑、抗菌、降压等除“浮火”作用。所谓引火归原,是肉桂发挥了多功能的综合作用。

校对:徐晶

一心一醫

您的健康守护专家

藏宝图↓↓↓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治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
哪里的医院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tenga.com/ntzy/3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