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干裂,小腿长鱼鳞,真相不是皮

冬季脚后跟粗糙皲裂,脚跟变得像锉一样。不但脱皮,流血,还剐袜子,平常走路都要很小心生怕用力过猛,脚后跟就“炸裂”了。每天泡脚、去死皮,足膜、保鲜膜的一通忙活。效果持续不了几天,就又被打回原形了严重的,裂缝里还日积月累变成了黑色。天热时露脚都成了难为情……

你真以为这只是皮肤干燥这么简单?

脚后跟干裂、疼痛,其实是肾气不足

有经验的卖瓜人,挑选西瓜的时候,也许不拍不敲,只是眼睛一扫,就能从一堆瓜里面,挑出一只包熟包甜的瓜来。切开一看,果然,棒棒哒,甜甜哒。

这是因为,内里熟甜的瓜,必然会有相应的表现,显现在瓜皮外表上面。

《黄帝内经》也讲过这个道理:“有诸形于内,必形于外。”意思是说:人的身体内有了毛病,一定会在身体表面显现出来。

人体的肾经,在脚踝一带行走的路线是: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脚后跟这个地方呢,就是肾经走过的路线,也是它负责管辖的区域。

如果这一带出现了什么脚后跟疼啊、痒啊,脚后跟开裂啊,都要考虑一下,是不是肾经的经气不足了?

秋冬燥气确实会影响身体润泽的效果,所以,脚后跟的皮肤才会开裂。

那么为什么娇嫩的面部皮肤不开裂?而脚后跟先开裂了?这其实都反映了肾气不足。

肾虚不是男人的专病,更是女性衰老多病的祸首。女人肾虚还表现在怕冷、脱发、白发、眼脸浮肿、更年期提前等。

从小雪至大寒这段时间阳气潜的越深,来年夏天升的就越高,人就越健康。所以,冬季一定要注意养藏——养阳气之敛藏,阳气敛藏,即是归根。

冬季要注意养藏,那为何冬季要养肾?

关于养藏和养肾的话题,董洪涛博士已经回答的很清楚了:

肾为水脏,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养肾,就是养藏,把阳气闭藏起来,使不外泄。按五行之理,冬天水旺,入通于肾,故冬天由肾主时,冬天亦是养肾的好时节。

伤肾的事,千万不要做

1

身心过劳,耗伤肾经

体力过度劳累初则损阳,再则损精。

营于名利,心神劳累,亦伤肾精。肾主髓,脑为髓之海,若过于用脑劳心,则渐伤髓海,此亦属伤肾。

一般来说,运动可生阳,天冷时动一动会暖和一些,但若过度运动,则不仅不会生阳,反会耗阳,那就会越动越冷了。若反复持续大量运动,阳气伤损到一定程度,则会伤损肾精。岂不见那些马拉松、环法自行车赛的运动员个个都是瘦瘦的,即是运动过度、耗伤肾精之征。

肾中所藏的精既来源于先天父母之精,亦源自后天脾胃运化之精。若身心劳倦,则先后天之精皆伤。

2

相火妄动,扰动肾精气

见美女而心起邪念,或看黄片,或思淫欲,即会导致相火妄动,扰动精宫,虽未见其伤,而肾精暗耗,最不利于健康。

再者,见他人之财富地位而心生羡慕,这本是人之常情,亦是人生进取的动力。但若沉浸在羡慕之中而不知节制,则亦属相火妄动。

故年轻人需努力培养正念,安心神,止邪念,修养得一身浩然正气,自然相火不妄动。另外,若相火妄动不能节制时,可吃些苦味的食物或中药,如苦瓜、咖啡、黄连、黄芩等。苦可坚肾阴,又可泻心火,既可清火,又能补肾。

3

房事过度,暗耗肾精

房事需有节制,则既可爽神,又可健康。若房劳过度,最伤肾精,甚至可短寿而亡。古人早有明训:醉不可入房、天气剧烈变化不可入房、四时节气变化之日不可入房。若贪图一时之享受而不知持养,则伤肾损精,后悔莫及。

特别是冬天,阳气敛藏于肾水之中。此时若过度房事,使敛藏的肾精外泄,年轻时或不觉其伤,反觉其爽。或久久耗精,中年之后即迅速出现肾衰,或精神不振,或记忆力减退,或头发早斑,或腰膝酸软,或手足冰冷等等,皆属肾精伤损之征。

4

久病及肾,由表入里

邪气侵袭,初则在表,多属三阳,若正气抵抗不足,则邪气会内陷,进入三阴层次。或者,若少阴阳气不足,邪气亦可能从太阳直入少阴。手少阴属心,足少阴属肾。邪入少阴,或入心,或入肾。入心则心慌、怔忡;入肾则腰软而尿见精浊。

再者,正气充足,则初病尚轻,亦可速愈;若正气虚弱,病邪久久不退,渐而入肾,则症状加重、缠绵难愈。邪之入肾,则会伤损肾气;而肾中精气不足,则祛邪无力,导致病情难愈,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久之必陷入不治。

5

咸伤肾

过咸饮食会伤损肾精,导致精亏于下,而虚火上浮,即成高血压、中风等症。

骨折后需忌盐,因肾主骨,骨既已折即不可再伤肾。推之,所有的骨病,包括骨结核、骨癌、骨质疏松等,都需忌盐或少盐,这样治疗效果才好。

即使尚未见肾伤,平时饮食亦需少盐。

久病重病患者最需忌咸,需以清淡饮食,慢慢调理,并配合喝五谷粥,自可痊愈。并且,凡属肾病,如各种急性或慢性肾炎、肾衰、肾功能减退等等,都需忌盐至病愈。若不能忌盐,轻则病情缠绵难愈,重则导致不可预计的恶果。

中医认为,若邪气入肾,其病状多表现为腹部胀大、下肢肿胀、身体沉重、喜睡、骨痛等。再者,若属肾阴虚,则表现为目眩、眩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潮热盗汗、颧红口干、头晕耳鸣、遗精、女子梦交等症状;若属肾阳虚、则表现为精神疲惫、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小便清长、阳痿遗精、早泄精冷、女子宫寒不孕等症状。凡有此类症状,皆需注意少吃或不吃盐,以免过度伤肾,影响病情康复。

中医认为:甘胜咸。甘味可缓解咸味的泻肾效果。肾虚之人,不妨适当吃点味甘色黑之物,可利用甘胜咸的功效以取得补肾效果。其实“黑五类”等养肾食物多属味甘。

6

恐伤肾

恐则气下。人遇到恐惧时,往往会出现下肢酸软,几乎站不起来,甚至出现大小便失禁,这是恐伤肾的表现。

比如,不要一个人走夜路。夜属阴,特别是在山林中夜行,若人体阳气不足,则易受夜之阴气侵袭而生病。若心中存有鬼怪,在夜里行走会自己吓唬自己,更会伤肾伤精。特别是夜里一个人经过坟地,最属养肾的大忌。

有人恐高,若站在高处下望则下肢发软。如此则尽量不要站在太高往下看,以免因恐惧而伤肾。比如上数百米的东方明珠,恐高的人最不宜去。

看一次恐怖片会形成多年的恐怖记忆,每逢黑暗或一个人睡觉则恐惧,如此会让肾精一直暗耗。

有人喜欢听鬼故事,甚至讲鬼故事。岂不知因听了鬼故事而心中产生恐惧,如此亦能伤肾伤精。

有人喜欢吓唬别人,先藏在某个角落,等人走过来,突然跳出来吓人;或者,穿着鬼怪的衣服在晚上跳出来吓人;甚至医学院里有学生躺在尸体解剖室里,乘人来学习里突然坐起来吓人,如此等等,为了自己寻求刺激而伤损别人的肾精,十分不应该。

人受恐惊,轻则心神不属而心慌心悸,重则胆破肾虚而致昏迷、死亡。

中医认为:思胜恐。大家还记得杯弓蛇影的寓言吧,这就是思胜恐的案例。搞明白了就不害怕了。

养肾的方法一定要会

1

肾在液为唾

唾液由肾中精气所生。唾液得肾气而最有助于温肾。

唾液不吐可以滋养肾气,吐之则伤肾。古人讲:远唾远伤,近唾近伤,不唾不伤。从中医来看,远唾损气,多唾损神。因为唾液为肾之液,由于心主藏神,精能化气生神,故多唾远唾会导致肾中阴精损耗,即可损气、损神。

唾液与痰不同,若口中有痰,则需吐掉,此与吐唾液无关。

平时闲暇可轻轻扣齿72下,然后舌头在口腔内左右各搅动12下,慢慢会产生口水,脉脉艾灸提醒您最后分三小口慢慢地咽下唾液,以意念把口水导入丹田之中。如此做法最可养生,且有助于消化。

2

肾在色为黑

黑色养肾。中国民间有“逢黑必补”的说法,认为黑色食物有防衰老、保健、益寿、防病、治病、乌发美容等独特功效,其实就是黑色入肾的体现。

养肾,可多吃些黑色的食物,比如黑豆、黑芝麻、黑枣、黑米、黑木耳类黑五类食品等。

再如中药里黑色的多有补肾敛肾之效,如熟地、桑葚、鹿角胶、制何首乌等。

乌骨鸡其骨色黑,入肾,用乌骨鸡炖汤,最能补益肾精。古有成药乌鸡白凤丸,即有养肾调经之效。

3

艾灸养肾

小雪时节,天气骤然变冷,保健养生要温肾阳,强筋骨,在艾灸太溪、足三里之外,一定要注重艾灸肾俞穴。

肾俞是肾的背腧穴,与调补肾气、通利腰脊有关,艾灸可以补肾温阳,而且它刚好位于下锯肌部分,下锯肌在我们的背部深处,负责下拉肋骨向后,并固定肋骨,协助膈的呼气运动,叫做下后锯肌。

当腹腔内部的脏器,如肾脏出现问题的时候,下后锯肌就会出现相关的症状,他们之间是有相互诊断的意义。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局部肌肉张力较大,俗称“一边软一边硬,一边高一边低,一边疼一边不疼”,有时还会伴随着腰痛、腰酸、泌尿生殖功能异常。艾灸肾俞,可以改善肌肉及周围的血液循环。

操作方法:艾条温和灸,也可使用灸盒。使局部有温热舒适感即可,一般每侧穴灸15-20分钟,注意不要时间太久或靠得太近以免烫伤。隔日施灸一次,一个月十余次左右。冬季艾灸注意保暖防寒,灸后不可立即出门,以免受风寒。

艾灸肾俞、太溪、足三里,均是冬季养生的重点,当然这也只是养生保健而已,若是有其它疾患,单灸这几个穴位还不足。比如“老寒腿”,天天忍受下肢冰凉、关节疼痛肿胀、活动不利,最难熬的日子又开始了。提醒你这时就要配合膝关节艾灸了,有条件的话最好配合中药艾灸。

在三年陈艾的基础上,加入山甲,当归,川穹,丹参,益母草,乳香,牛膝,红花,等二十种草药。艾条味足功效区别于其他艾条:热量足,渗透力强,疼痛灸患处,寒症需要灸肚脐和肾俞穴。

4

其它养肾方法

久睡会消耗肾中精气,故养肾需忌久睡,亥时睡觉可养肾。

齿为骨之余,健齿可养肾;

肾其华在发,故养发可养肾;

肾在窍为耳及二阴,平时搓耳或按摩阴囊及睾丸周围,即有养肾之功;

怡养心神可使心火不妄动,则肾精自安;

精血同源、肝肾同源,精血相互转化,伤血即伤精、伤肝即伤肾;

肾主水而水性寒,寒又会伤肾,故养肾需保暖防寒;

如此等等,都是养肾之方法之一。

刮痧吐纳补肾法:

坐姿,背手双手持板,由上至下刮拭肾俞,先吸气把气吸足,随着刮痧板向下刮拭缓缓将气吐出。吸气、向下刮拭吐气、以此循环双侧肾俞各刮拭36次,刮拭速度要慢,大约2秒刮一板的节奏。很好的补肾气方法,小编都在用。哈

都说冬天养好肾,开春能打虎,冬天是养肾的大好时机,大家应顺时养生。肾虚及大病久病重病患者若能借天地之力而在冬季适当补肾养肾,亦有助于早日康复。

小腿皮肤“长鱼鳞”?

很多人小腿都会明显起皮,尤其是秋冬季节,脱下裤子时“雪花”哗啦啦掉一地,小腿整个看上去就像长了蛇皮、鱼鳞一样,整天顶着像枯树皮一样的皮肤,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这个现象的背后到底反应了什么中医道理呢?

秋冬小腿皮肤像鱼鳞?多半肝经瘀血

秋冬时小腿皮肤干到掉皮,如蛇皮鱼鳞,再重一些会干痒难忍,这个情况中医称之为“肌肤甲错”。这是肝经瘀血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征,皮肤干枯,像鱼鳞一样。一个肤如凝脂的女人,像杨贵妃那样,是没有瘀血的。

中医认为“肝主筋”,而血管属于“筋”的范畴。肌肤甲错实际上也就是毛细血管长期濡养的不好。津液水平低,血不足,又有停滞、淤堵的情况(中医认为寒代表了一种停滞的状态),自然也濡养不好皮肤。如果你体内寒气重,气血亏虚严重,血液循环就越来越慢,使得肌肤的情况也越来越重。

以前老中医都说清气在上,浊气在下,人体内瘀血、水湿都会表现在下面。

更重要是腿也更加真实。现在女性都热衷化妆,本色遮掩掉了,但腿上是无法掩饰的。

你肝胆问题重吗?

肝经瘀证的背后是肝胆问题,除了肌肤甲错,还有黑眼圈、晚上1—3点入睡困难或者易醒、口苦、嘴唇颜色深,偏头痛、脾气急躁等问题。

那么,如何养肝?

肝经不通,百病缠身,肝经不堵,一切都好!

今天黄帝内经养生院教大家一个简单方便的方法保证肝经的通畅。因为方法简单,一定可以坚持。

每晚睡觉前推一推肝经,不仅做梦都是香的,而且还可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去肝火,女性推肝经保养妇科(男性推肝经可保养男科),改善面部气色等等方法很简单:

坐在床上,右腿向前伸直,左腿弯曲平放,双手交叠,压在大腿根部,沿着大腿内侧肝经的位置,稍用力向前推到膝关节的,反复推动,四五十遍,然后换另一只腿同样的手法。

可以隔着衣服,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如果是在皮肤上的话就涂些润肤油,效果更好。

肝经位于大腿的内侧,在大腿的内侧有三条经络,中间是肝经,靠近正面的是脾经,靠近后面的是肾经。

你坐下后,曲膝,大腿内侧朝上,正中的就是肝经,推中间就是推肝经,当然推偏一点,推到脾经或肾经,那也没有关系。

温馨提示:

每天临睡前,平躺时,身体才是最放松的,这时候刮肝经效果最好,而且还可以保证良好的睡眠。

具体操作:从左腿根部开始到内侧脚踝处,用右脚的足跟沿着腿内侧(肝经的循经路线),用力刮肝经,记得两腿要互换,每次5-10遍。这样轻轻松松保证肝经的通畅,关键可以坚持,方法简单,效果非常好,今晚就可以试试看。

刮肝经除了可以泻肝火之外,还可以打通肝经,让这条经络的气血畅通。肝经的气血畅通,“肝主藏血”的疏泄功能就会强大起来,体内的筋也会更富有弹性,人的身体怎会不健康、不强壮呢?

王玲刮痧视频皇帝内经75集穴位大全手册急救大全手册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
白癜风医院那里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tenga.com/ntzy/33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