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队不叫小牛,那还能叫什么

库班异想天开,想把达拉斯小牛队的中文名字改了,让中国球迷出主意。

因为是小牛官微搞的活动,看来这名字是非改不可的。但小牛如果不叫小牛,那还能叫什么?叫了二十多年,突然改个名字,还真有点不习惯呢。

一个球队的名字,和人名一样,叫的时间久了,原先取名时的含义会渐渐淡去,却被赋予更多的意义,包括成长历史、性格等等。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取的名字大都有时代特征:比如“文胜”,意思是“祝文化大革命取得胜利”,比如“红宇”,意思是“把整个宇宙变得红彤彤”,但大家同学好几年,见了“文胜”不会想到文化大革命,见了“红宇”不会想到全宇宙红旗招展。

我的名字,是我的外婆取的,她当时说:毛主席号召我们走群众路线,就叫个“群”字吧。你们在街上碰到我,第一个不会想到毛主席慈爱的脸庞,而是篮球或NBA对吧?

后来我们叫“红宇”的同学在大学里改了名字,叫“丹宜”,一下字琼瑶多啦。但二三十年后我们见面,还是叫她“红宇”,因为只有这个名字,才能让我们联想到同窗时的情景。

小牛队的“Mavricks”到底翻成什么好,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翻译的“信、达、雅”,二是约定俗成。“信达雅”是严复提出来的,约定俗成是现代汉语翻译西方语言时的重要原则。

我在大学的专业是国际新闻,但学校号称要把英文和新闻都精修,逼着我们上了五年。英文学习的科目非常细,除了精读泛读、听力口译之外,还有英国文学、联合国文件翻译等等。

学得越多,越知道不行。比如在学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时候,惊讶于格律之严谨,惊叹于韵脚之巧妙,比如这14行每一行的尾韵依次必须是A-B-B-A,A-B-B-A,C-D-E,C-D-E(每个字母代表一个韵)。这么复杂的律与韵,能翻译的人必须是精通英文的国学大师。科比退役时,我用乐府体古诗的形式,把他的告别信翻了一遍,但那是闹着玩的,经不起推敲。

严复在《天演论》里谈到翻译的原则,提出了“信、达、雅”——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故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信”是准确,“达”是通畅,充分表达原意,“雅”是好听,有文采。应该说,在移动自媒体时代,做到“信、达、雅”的译文少之又少,所以我很少看小说的中文译本。但我在







































黑龙江白癜风医院
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tenga.com/ntzy/2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