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许光祚兰亭图
戊戌岁谷雨节气台历
戊戌岁谷雨节气配乐
戊戌岁谷雨节气播报
黄帝纪年四千七百一十五年
干支:戊戌岁丙辰月壬午日
五运六气
主气:少阴君火
客气:阳明燥金
司天:太阳寒水
中运:火运太过
主运:太徵
客运:少宫
阳历
二十四节气
谷雨初候一日
萍始生
阴历
三月初五月宿于参峨嵋既月
月出时间10:00月落时间22:00
十二次:大梁
黄经:30°
物候
谷雨,叁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故《说文》云,雨本去,今风雨之雨在上声,雨下之雨在去声也。
初候,萍始生。萍,水草也,与水相平故曰萍,漂流随风,故又曰漂。《历解》曰,萍,阳物,静以承阳也。
二候,鸣鸠拂其羽。鸠,即鹰所化者布谷也。拂,过击也。《本草》云,拂羽飞而翼拍其身,气使然也。盖当三月之时趋农急矣,鸠乃追逐而鸣鼓羽直刺上飞,故俗称布谷。
三候,戴胜降于桑。戴胜,一名戴鵀。《尔雅》注曰,头上有胜毛,此时恒在于桑,盖蚕将生之候矣。言降者,重之若天而下亦,气使之然也。
古代风俗(月令)
《吕氏春秋》曰:是月也,命野虞无伐桑柘。鸣鸠拂其羽,戴任降于桑,具栚曲筐。后妃斋戒,亲东乡躬桑。禁妇女无观,省妇使,劝蚕事。蚕事既登,分茧称丝效功,以共郊庙之服,无有敢堕。
是月也,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金铁、皮革筋、角齿、羽箭干、脂胶丹漆,无或不良。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无悖於时,无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
是月之末,择吉日,大合乐,天子乃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
是月也,乃合累牛腾马游牝于牧。牺牲驹犊,举书其数。国人傩,九门磔禳,以毕春气。行之是令,而甘雨至三旬。
季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国有大恐;行夏令,则民多疾疫,时雨不降,山陵不收;行秋令,则天多沈阴,淫雨早降,兵革并起。
这个月,命令主管山林的官吏禁止人们砍伐桑树、柘树。此时,鸣鸠振翅高飞,戴任落在桑间。人们准备蚕薄、放蚕薄的支架以及各种采桑的筐篮。王后王妃斋戒身心,面向东方亲自采摘桑叶。
这时要禁止妇女去游玩观赏,同时减少她们的杂役,鼓励她们采桑养蚕。蚕事已经完成,把蚕茧分给妇女,要她们缫丝,然后称量每人所缫之丝的轻重,考核她们的功效,用这些蚕丝来供给祭天祭祖所用祭服的需要,不许有人懈怠。
这个月,命令主管百工的官吏让百工仔细检查各种库房中器材的数量和质量,金铁、皮革兽筋、兽角兽齿、羽毛箭秆、油脂粘胶、丹砂油漆,不得质地不好。
各种工匠都从事自己的工作,监督百工的官员每日发布号令,使所制器物不违背时宜,不得制作过分奇巧的器物来勾动在上位者的奢望。
这个月的月末,选择吉日,大规模地进行音乐舞蹈合演,天子亲自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前去观看。
这个月,使公牛公马与母牛母马在放牧中交配,把选作祭品的牲畜和马驹牛犊,都记下它们的头数。国人举行驱逐灾疫的傩祭,在九门宰割牲畜攘除邪恶,以此来结束春气。
推行与这个月的时令相应的政令,及时雨就会降落,三旬降落三次。
季春实行应在冬天实行的政令,那么,寒气就会时时发生,草木就会枝叶萧条,人民就会惶恐不安;如果实行应在夏天实行的政令,那么,人民中间就会流行瘟疫,应时之雨就不能按时降落,山陵上的庄稼就不能成熟收获。如果实行应在秋天实行的政令,那么,天气就会经常阴晦,淫雨就会过早降落,战事就会到处发生。
现代民俗
谷雨在公历4月19日-21日交节,太阳黄经为30°,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暮春时节,气温继续回升,降雨逐渐增多,五谷在雨水的滋润下得以生长,即如俗语说“雨生百谷”。谷雨前后是种大田的最佳时节,农谚有“谷雨前,好种田”、“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立夏正相宜”等说法。
谷雨时节一些地方还保留有赏牡丹的习俗。牡丹一般在暮春时节方始开放,俗称谷雨花,吴地尚有谚语:“谷雨三朝看牡丹。”
采茶时节一般也在谷雨前后。有一些地方将谷雨日采摘的茶叫作谷雨茶,又叫谷雨先春。相传此日采茶炒制,可以治痰嗽及多种热病。茶喜高温湿润的气候,我国产茶的区域,大多在北纬二十三度和三十二度之间,种类不一,制法各异,天时、土地都适宜茶的生长,出产的茶叶品质之佳,可称世界之冠。
五运六气
《黄帝内经·五常政大论》曰:赫曦之纪,是谓蕃茂。阴气内化,阳气外荣,炎暑施化,物得以昌;
其化长,其气高,其政动,其令明显,其动炎灼妄扰,其德暄暑郁蒸,其变炎烈沸腾,其谷麦豆,其畜羊彘,其果杏栗,其色赤白玄,其味苦辛咸,其象夏,其经手少阴太阳,手厥阴少阳,其脏心肺,其虫羽鳞,其物脉濡,其病笑疟疮疡血流,狂妄目赤;
上羽与正徵同,其收齐,其病痓,上徵而收气后也;暴烈其政,藏气乃复,时现凝惨,甚则雨水霜雹切寒,邪伤心也。
岁火太过,是谓赫曦。长气盛,故草木蕃茂。少阴之上,君火主之,故阴气内化,阳气外荣,炎暑施化,司夏令也。物得以昌,受长气也。
夏主长,故其化长;火气升,故其气高;火性动,故其政动;火光明,故其令明。炎灼妄扰者,手足燥扰也。“暄暑郁蒸”,气之和祥也。“炎烈沸腾”,极则变易也。
其谷之麦豆,畜之羊彘,果之杏栗,虫之羽麟,物之脉濡,色之赤白玄,味之苦辛咸,交相承制而生化也。其象应夏,其经合于手少阴心、手太阴小肠、手厥阴心包络、手少阳三焦四经。其脏心者,火脏也。
合于肺者,即《五脏生成篇》之所谓“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之义。五脏皆然。《灵枢经》曰:“心气实,则笑不休。”《本经》曰:“夏伤于暑,秋必阂疟。”“疮疡血流,狂妄目赤”,皆火热之为病也。
上羽者,上临太阳寒水司天,乃戊辰、戊戌二岁,火运太过,得水制之,则火气已平,故与升明(五运之平气均各有纪名,火曰升明)正徵之相同也。火气平而金不受伤,故其收气得与生长化气之相平也。上羽之岁,乃太阳司天。痓者,太阳之为病也。
上徵者,上临君相二火,乃戊子、戊午、戊寅、戊申四岁,火热更甚,故收气乃后,暴烈其政,火淫甚也。水气复之,故时现凝惨,甚则雨水冰雹,而心乃受伤也。
春季饮食性味
羊:味甘,性大热,无毒。能缓中,治疗乳妇各种疾病、头脑大风汗出、虚劳寒冷,补中益气。
大麦:性味咸,温、微寒,无毒。主治消渴证。并能清热、益气,调理脾胃。但过食使人多生热病。其为五谷之首。《药性论》中指出:能消化宿食,破气散寒。
韭菜:味辛,微酸,温,无毒。归心经,安和五脏六腑,除胸中热,下气,令人能食,有利于病人,可长期食用。春天食用味香,夏天食用味臭,冬天食用易动宿饮。五月食使人头昏乏力。不要与牛肉同食,饮酒后忌食。
桑椹:味甘,性寒。能治消渴。或晒干,调和蜂蜜食之,令人聪明,安定魂魄,镇静神志。不能让小孩食之,令儿心寒。《诗经注疏》说:鸠食桑椹多则醉。物类之,相制也。
杏:味甘、酸,性热,有毒。多食不利人的健康,会伤人筋骨,昏人精神,使人目盲,又可导致疮痈和胸膈中热。小儿更不宜食用。
李:味苦、酸,性平、温,无毒。能除积热,调中益气。不可多食,否则令人患虚热。不可与蜂蜜及雀肉同食,不然会损伤五脏。
清明水及谷雨水:味甘,取用长江水较好。用来酿酒,可长期储藏,并且色泽、味道都好。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
二十四节气之春分
二十四节气之惊蛰
二十四节气之雨水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
二十四节气之大寒
华夏历法中的谷雨节气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