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今年小寒可不一般,“小寒在尾,冻死老牛”,年春节很冷?斗转星移,节气更迭不止,当太阳位置移动到黄经度时交节小寒节气”,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小寒,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里的第5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1月5日至7日交节。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根据中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小寒节气比大寒节气更冷,在民间有“小寒胜大寒”的说法,大家注意保暖,别感冒了。古人把每个节气的15天分为三候,每候为5天,用来更加准确的描述节气特点。小寒三候分别是: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雊。大意是说:小寒节气的第一个5天,身在南地的大雁因感知到时节变化而念及北方,开始计划启程;到了小寒节气的第二个5天,喜鹊开始衔树枝和草木等搭巢;到了小寒节气的最后一个5天,雉鸡开始鸣叫求偶。从西周开始,小寒时节历代就沿袭着“腊祭”的习俗。从天子、诸侯到平民百姓,人人都不例外。此外,小寒节气还常常与腊月初八相遇。腊八这一天,许多地方都有吃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进入小寒,也就临近春节了,家家户户都在积极准备年货迎新年。今年小寒不一般,是在“月尾”,在过去民间有“小寒在尾,冻死老牛”的民谚,什么意思呢?年春节期间冷不冷呢?下面来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是怎么判断的!一、今年小寒在“月尾”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划分为24个相等的段落。每一个节气都反映了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规律,因此,节气在公历中的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但是,对应的农历时间就没那么固定了。例如,年小寒对应的农历日期是农历十二月十四,再往前的年对应的农历日期十二月初三。而今年的小寒交节时间对应的农历日期是十一月二十五,显然是在“月尾”了。在过去民间有“小寒在尾,冻死老牛”的民谚,意思是说,小寒出现在月尾的年份,通常预示着当年的冬天会非常寒冷,连抗冻的老牛都受不了。当然,这句农谚用了一种夸张的说法,用“冻死牛”开形容当年的冬天寒冷。二、年春节冷不冷呢春节期间的天气冷不冷呢?看看古人留下的是怎么如何判断的:1、小寒雪挡门,立春脱棉袄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小寒节气时出现下雪的天气,并且下得很大,那么就预示着当年到了立春时节就会很暖和了。立春通常在春节附近,立春暖和,春节自然也会暖和。类似的农谚还有“小寒雪挡门,脱袄在立春。”表达的意思相近。2、小寒暖烘烘,立春雪临门这句农谚的大意是说,如果小寒这天天气比较暖和,温度比较高,那么就预示立春的时候就会经常出现雨雪天气,说明出现“倒春寒”的现象。3、大寒小寒不寒,往后一定寒这农谚的意思是,如果小寒和大寒这两个节气都不寒冷,那么就预示春节后可能会出现寒冷的天气。这是因为按照古人的数九规律,小寒、大寒一般都处于三九、四九时间段,天气会比较寒冷。如果小寒、大寒不冷,那么就预示着来年春天可能会出现“倒春寒”。总之,按民谚的说法,判断春节期间冷不冷,就看看小寒大寒冷不冷就知道了!#小寒节气农谚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