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模范教师赵国振打破教学一言堂,让

白癜风挂号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菏泽报业全媒体消息(记者牛腾)参加教育教学工作以来,“让每一位学生在学校都有收获”是他追求的目标;他曾担任小学语文、数学、科学、英语等多个学科的教学,并长期担任班主任,十九年如一日扎根农村基层学校;他兢兢业业、师德高尚,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尊敬,为郓城县武安镇教学改革和教育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就是全国模范教师、郓城县武安镇唐庄小学教师赵国振。不让一个学生掉队9月3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来到郓城县武安镇唐庄小学,见到了正在给学生讲课的赵国振。赵国振讲课非常幽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和老师互动频繁,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问题。作为一名学科带头人,赵国振始终高标准、严要求对待自己。在教学上,他认真备课、上课,开动脑筋、钻研业务,虚心向同行请教,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学生们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在学生们眼中,赵国振老师既是值得尊敬的长者,又是亲密的朋友。因为有了爱,他始终本着‘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信念辛勤耕耘,所带学生在每次综合考评中均名列前茅,所教班级多次被评为校、学区、乡镇先进班集体。”郓城县武安镇唐庄小学教师张爱梅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除了做好常规教学管理之外,作为一名教学经验相对丰富的教师,赵国振还积极带领青年教师走在课改前列。工作之余,他多方搜集材料、阅读前沿报刊,了解课改新动向,深入学习新课改理论,掌握新课标的基本精神,撰写了十余万字的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在深化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赵国振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的“合作讨论式”教学模式,大胆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教学陈规,实行民主教学,充分相信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问题让学生提,疑难师生共同讨论,课余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安排,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他经常向学生渗透“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打破传统的师道观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师生平等讨论,积极开展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始终和学生打成一片、融为一体,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通过学科研究性内容的渗透和延伸,培养学生检索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这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荒漠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赵国振从教以来,十九年如一日,默默奉献。他心里装的始终是学生,从未因个人原因耽误一天工作,每天用亲切的微笑迎接每一个孩子,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生活,在课堂教学中一起进行知识的探索。赵国振表示,在教育孩子时要努力做到“三心”规则,即“爱心、信心、耐心”。爱心就是热爱自己的学生,关心爱护他们,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信心就是教师要有信心,教育好每一个孩子,特别是一些特殊的孩子;耐心就是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厌其烦地耐心教育。唐庄小学地处农村,不少学生的家长长期在外务工,只能把孩子留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友照看,这些留守儿童更需要关爱。近年来,赵国振采取多种形式,从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入手,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他凭着执著和坚韧,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走出阴霾、走向成功。“我班里有一名留守儿童叫郭宇航,经过了解发现,孩子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父母都外出务工,平时由爷爷照顾。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这个孩子身上存在一些问题,厌学、竞争意识淡薄、缺乏集体荣誉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针对这些问题,一方面,我和孩子敞开心扉,经常采取摸摸头、拍拍肩、聊聊天等方式,以关爱之心触动孩子的心弦,用师爱去温暖他,用亲情去感化他,让孩子感到自己在老师同学心目中是有位置的,从而帮助他逐步树立起自信心。另一方面,我在平时的生活上,常常以一个父亲的角色,在一些细节上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比如换季的时候提醒他注意冷暖,及时添减衣服等等,逐步消除孩子的孤独感。受到鼓舞以后,孩子学习劲头十足,班级学习园地也出现了他的作品。”赵国振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执教多年来,类似郭宇航这种情况的学生,赵国振总是不吝精力、不怕麻烦,将自己的满腔关爱倾注到孩子们身上。他善于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形象的事物、有意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tenga.com/ntzy/127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