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虎牢关作者赵西岳虎牢关在今河南荥阳市汜水镇西一公里处。相传西周时圃田泽(即今郑州东郊)一带,森林茂密水草丰美,适宜禽兽繁衍生息,虎豹也出没无常时而伤人。临近虢国(今上街区一带)的族人,缘此也练就了一身打虎的高超武艺。公元前十一世纪,周穆王姬行猎于圃田时,有“七萃之士”高奔戎于芦苇丛中生擒虎而献之,穆王命将虎于此处豢养,乃命此地为虎牢。春秋鲁襄公二年(前年),晋悼公时,会诸侯于戚以谋郑,用孟献子“请城虎牢以逼郑”之计,开始在此地筑城。此城“北带大河,南连嵩岳,高垒对峙,深谷交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为中原之腹地,扼东西之咽喉”,“虎牢关失守,则西京震摇。”唐·吕温《虎牢铭》称其“锁天中枢,控地四鄙”,因此,虎牢关便成了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历史上,该关又称成皋关、武牢关、汜水关及古崤关。纵观中国历史,历代王侯将勇无不在虎牢关对垒争雄,以图中原成就霸业。秦末刘邦、项羽的楚汉相争,就在此地兵戈相持多时。有名的“成皋之战”曾使虎牢关几易其主。刘邦先期失利之后,兵退东南,诱引楚兵南下,后来刘邦积蓄了力量,终在成皋、广武一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西汉,之后就在成皋置县,派重兵镇守虎牢关。晋惠帝时,因帝憨愚,不理政事,晋室各王便相互倾轧争权夺利,在“八王之乱”中,虎牢关成了各王争夺的要地,前后战事达80余起。至晋太兴二年,石勒又叛离刘聪,建立了后赵,为筑固所占司、兖、豫三州地盘,特派其子石虎镇守虎牢关。石虎为避“虎之名讳”,改虎牢为武牢关。至晋成帝时,刘曜又杀汉王刘粲改国号为前赵,北渡黄河,攻打石虎并一度夺回虎牢关。石虎败退至洛阳后,石勒又统帅大军会师荥阳,与刘曜决战。石勒自大塌(今延津)渡河,对其部将徐光说:“刘曜若大军驻守成皋关,此乃上策;若守洛水以阻我军,此乃中策。”十二月石勒率兵西进,见成皋关没有重兵把守,即大喜以手加额说:“上天助我也!”之后,石勒率三路大军兼道突奔洛阳,乘刘曜不备,将其包围生擒之,统一了中原地区并和东晋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其后的刘宋政权,荥阳太守毛德祖,以虎牢关之孤城,多次挫败北魏大将奚斤,使北魏难以渡河南侵。至宋营阳王景平元年的四月,魏主亲率大军十万到成皋督战,并切断宋军到黄河汲水之通道,宋军在毛德祖地率领下,坚守虎牢关,并以滚木雷石,挫败魏军上万人,同年四月,魏军向城内挖地道,泄尽城内之水,宋军死伤甚重,毛德祖仍誓于此关相存亡,至九月魏军攻破虎牢关,并在虎牢关置北豫州部,以镇中原。惰朝末年,群雄四起,窦建德率部30万占据荥阳,并派精兵扼守虎牢关。唐王李渊称帝后,就派秦王李世民率众至武牢关,为尽快削平夏王(窦建德)郑王(王世充)的势力,与窦建德在此大战。经一年之余终于打败了窦建德,并生擒之。武德四年,唐朝在虎牢关设治,辖荥、汜、成皋、密县等地,为唐统一中国奠定了在北方的基础。宋朝时期,金兵南侵,民族英雄岳飞在虎牢关多次大败金兵。元、明清时期,虎牢关仍然鏖战纷繁战火不断,写下了威武悲壮的史篇。使虎牢关在国人心目中大放光彩的事件,还数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描述的东汉末年的“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的故事。东汉末年,朝政腐败,董卓“携天子以令诸侯”,于是关东十八路人马结成联军共伐董卓。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留下了千古美名。华雄被斩,董卓即派大将吕布率兵五万到虎牢关扼守。联军也在汜水城东的卧虎山安营扎寨。两军相互厮杀不下。公孙赞败阵后,张飞、关羽、刘备相继跃马上阵与吕布厮杀。大战数百个回合不分胜败。最后吕布看寡不抵众,败回关内。对此古人专有诗赞曰:“跃出燕人张翼德,手持蛇矛丈八枪。虎须倒竖翻金线,环眼圆睁起寒光。酣战未能分胜负,阵前恼起关云长。青龙宝刀灿霜雪,鹦鹉战胞飞蛱蝶。枭雄玄德掣双锋,抖擞天威施勇烈。喊声震动天地翻,杀气迷漫斗牛寒……”《演义》这段动人的描写,把刘、关、张在虎牢关下大战吕布的情景写得栩栩如生,更平添了虎牢关的诱人色彩。时至今日,虎牢关的天险形胜和历代兵戈铁马厮杀而留下的轶闻遗址,仍然为乡民耆老所津津乐道。位于虎牢关东南象鼻山上的张飞寨,残垣尚在。矗立于大丕山九曲峰的吕布城,下临黄河,南衔嵩岳,壁立千刃,高耸入云,与张飞寨翘首相望。吕布城内的“点军台”,毅然突兀其上,虽蒿草连蔽,仍能追思出它当年的威武壮烈。吕布城更为传奇的是,它那城墙的基土,是专门从登封运来的“笼蒸土”,这种土是由物殊成分构成,夯出的城墙根基,坚如磐石刀剑不入。让人想象出吕布城当年是“固若金汤”啊!位于虎牢关东南的卧龙山上,有华雄岭遗址。华雄是关西人,系董卓部下的猛将。他在连杀孙坚部下几员大将之后,才死在关云长的刀下,可见华雄也不是等闲之辈。登上华雄岭,在盛赞关云长“酒尚温时斩华雄”时,也让人感叹“自古征战几人还”的悲凉。在大丕山之半腰处,尚有张飞的绊马索从山体中垂下,约有三丈之长,斑锈中透着寒光朔气。据传吕布的坐骑赤兔马,日行八百,奔跑如飞,让人奈何不得。缘此,张飞才在山崖之险处,暗设下绊马索,以擒吕布,但最终也无剂于事。座落在虎牢关村的“三义庙”如今仍香火不断。刘备、关羽、张飞之结交义举,让人传颂千古敬仰有加。虎牢关作为古时天下名隘险关,也曾引得历代文人墨客的吟咏,留下大量的诗词篇章。有趣的是宋代两政敌王安石和司马光,都在虎牢关留下了诗篇。王安石的《书汜水关寺壁》诗中写道:“汜水鸿沟楚汉间,跳兵走马百重山。如何咫尺商于地,便有园公绮季闲。”司马光在《虎牢关》诗中写道:“天险限西东,难名造化功。路遥三晋会,势压两河雄。除雪沾枯草,警飙卷迷蓬。徒观争战地,今古索然空。”金人赵秉文的《虎牢》诗,明人薛宣的《汜水怀古》及清人王士祯的《咏汜水关》诗等,都为这座千古名关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令人思接千载感喟无穷。今天,作为古代军事要地的虎牢关,已失去了它往昔的价值。在“江山如此多娇”的新世纪里,虎牢关下车水马龙,工厂林立,交错如网的通衢大道,正把虎牢关推向一个腾飞发展的新境界。它的神奇般的色彩也将使其成为一个诱人的游览胜地。矗立于虎牢关下的“虎牢关”石碑(系清雍正九年镌刻),既凝聚着千百年来血与火的厮杀,又昭示着中华民族历尽沧桑的伟大复兴。这座名震中外的天下名关,将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