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牛腾 >> 牛腾药理 >> 牛爷的书

牛爷的书

白癜风暑期治疗 http://m.39.net/pf/a_8096384.html
?

前几日在南楼发现了牛爷的书,静躺在书架上积满了细尘。这是一本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年刊印的《辞源续编》,是个残本,仅剩二三页到一一四页,自“日”部到“舌”部,分属“辰集”“巳集”“午集”“未集”。每页分上中下三栏,词条用“”标识,纸页脆黄,繁体竖排,书向右翻。右侧有我三十年前自己用缝衣针敹的三束白线,箍在上中下原订线处。

牛爷是个村小教师,比我爷爷大五六岁,他去世时刚离休。牛爷的高祖父排行老三,我爷爷的高祖排行老大。他的高祖也是有产业的,传到牛爷的父亲这一代,就衰落了。牛爷的父亲兄弟五人,他父亲排行老大,牛爷是独生子,家中没有兄弟姐妹。牛爷的爷爷去世后,是牛爷的奶奶当家。当时家有田地七十亩,老太太自己留了三十五亩,剩下的一半兄弟五人均分,每人分得七亩土地。牛爷的母亲娘家有资财,又没有男丁,因此家里比其他兄弟过得都好些。据老人们说,牛爷的名字是他奶奶给起的,他四位叔叔家孩子的名字也都是骡,马,套,骚胡之类的。牛爷去世时,记得我刚上初中,没有亲身经历他的丧葬,对于对他的印象也是儿时的记忆。由于住的离他家还不算太远,比其他近族来往多些。牛爷,好喝酒,最后身体也亏在上面。常见他喝醉的样子,心里有些怕,有时就远远的,甚至绕着走。那次他去老三爷家不知道是串门还是陪客,醉着出来了,人们想扶他回去,他不让。那时我还小,站在一边远远的看,偏被他看见了,喊我过来,非得让我扶他回家。那时我也不过八九岁,说是扶他,其实是他领着我,我也不敢跑,胆战心惊的跟着到他院子里。他夸了我一路,说我好看书,以后有出息之类的话。这是生平离他最近的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他的外甥比较淘气,不爱读书。本是城市人,却偏不肯在那里,跟着牛爷住。牛爷去世后,他又跟着牛奶奶过,就是不回城市去。年龄上比我小四五岁,爱玩,我们自然是玩伴。记得我上初二时,一次放了麦假,跟他玩了几天。牛奶奶堂屋三间,东边是个夹道,种了荆瓜西葫芦之类的。葫芦爬满了棍子,正开着白色的花,有蜜蜂飞来飞去的。堂屋西侧是也是个夹道,做厕所用的。我在进入厕所的砖垛旁,发现了一本泛黄的书,没有封面,可能是做厕纸用的。我一向对文字比较注意,就翻开去看。发现是一本词典之类的,内容很有趣。就给他说了一声,把这书收起来,拿到我家了。那时牛爷去世才两年吧,应该他这个小外甥不爱惜书页,拿出来做厕纸了。回来后,翻看了几页,由于内容不连贯,就顺手放进家里的书架了。就这样把这茬子事给忘了。我初中毕业后,整理藏书,又发现了这遗忘的书页。由于阅读能力的提升,发现这书不是一般的闲书,很能增长学识,又发现了书页侧边下有“辰”“巳”“午”“未”这些字,知道是十二地支,这是书的排序。由于没有认真读,至少没有诸页翻看一遍,也没有发现书名。书快散了,就自己拿了母亲的针线,敹了敹,又放到书架了。

这些年,我的书也倒腾了不少次,除了搬家就是自然淘汰,如大浪淘沙,丢去了不少的书,也进了不少书。有好些书都已难觅踪迹,只有这本书神奇的留存了下来。五年前,我到城东,这书不知怎么也跟来了。三十多年来,这书我看了也没多少回,但最终还是宝贝似的放到现在。

这是牛爷的书,也许是他留传下来的唯一的一本书吧,却又是这样的经历。现在我愈发的感觉这书的珍贵!这书是个残本,也就是《续编》全书的弱三分之一。但这是我多次淘汰后还能存在下来的书。这书,从民国二十年刊印,到现在已经九十多年了,它也是历经不少生死之劫存下来的。有了岁月的积淀,也就有了生命的温度。如今这书中也有了我的岁月与记忆,也就不再是普通的故纸了。试问能承载我这段生命记忆的,除了这书还有什么?它真是无可代替的孤本啊!我是个容易怀旧的人,对书如此,对人也是如此。珍惜每一次相遇,在每一次珍惜中遇到最美好的自己!人都会衰老,庆幸的是,我始终是自己喜欢的样子。

年4月27日于木樨轩,时21:30

??

牛爷的书

民国二十年刊印的《辞源续编》,仅剩三分一

我收藏了三十多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tenga.com/ntyl/114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