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点赞鹤壁煤炭运输绿色集散管铁运

12月15日,河南日报聚焦鹤壁,刊文《国内输送距离最长的管带输送系统——绿色集散管铁运煤》。文章点赞鹤壁煤炭产业园区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储配加工、运输装卸方式,肯定园区“三网”深度融合发展工作,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详情如下↓↓↓“呜——呜——呜——”12月8日9时许,鹤壁煤炭产业园内,可以隐隐约约听到从远处传来的火车鸣笛声。△12月10日,鹤壁煤炭产业园里成吨的煤炭通过管带机输送。站在产业园东门口的铁路公跨桥上眺望,5条铁轨并列自西向东延伸。5公里外,这些铁轨与“西煤东运”大通道瓦日铁路接轨。铁轨之上,一条管带机飞架空中,如巨龙般向南绵延30公里,跨越多个村庄、多条公路、多条河流,将煤炭送达鹤淇电厂。这也是目前国内输送距离最长的管带输送系统。什么是管带机?管带机,是不同于铁路、公路的一种运输方式。煤炭在管状皮带内全封闭运输,不受风、雨等外界条件影响,真正实现无灰尘搬运物料,同时减少损耗,能有效降低交通压力及碳排放量。鹤壁煤炭产业园管带机设备负责人徐东牛介绍,煤炭专列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出发,沿着瓦日铁路抵达鹤壁时丰站,再由铁路专用线进入园区,煤炭经翻车机落入储备仓,最后通过管带机输送,实现煤不落地进入电厂锅炉原煤仓。在铁路—管带联运的转运环节,2台双翻翻车机每小时可翻卸40节铁路货车车厢,园区股道条件及翻卸能力可满足接卸万吨/年。这在区域市场处于领先水平,有效保障了管铁联运效率。9时5分,管带机开始启动,以4.5米/秒的速度运行。滑轮摩擦着皮带,夹杂着风声,发出“呼呼”的声响。分钟后,煤炭被运达鹤淇电厂,完成了一次30公里的“旅行”。“30公里长的管带机,分两段建设,每段15公里,中间有两座1万吨筒仓作为过渡、缓冲。”徐东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管带机输煤能力为每小时吨,以每天运行10小时计,单日输送量达0吨,相当于汽运车次/日;与电厂原有物流通道相比,管带机占地不到同等距离铁路的30%,相比汽运短驳到厂,运输一吨煤的成本降低20元以上。这个国内输送距离最长的管带输送系统,是国家运输结构调整背景下关于煤炭转运方式的一次创新,也是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折射。近年来,鹤壁煤炭产业园区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依托区位交通优势,促进铁路网、公路网、管道网“三网”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交易、物流、金融”三大煤炭核心业务,实现煤炭的储备、集散和多式联运,传统的敞开式、粗放式储配加工、运输装卸方式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式所取代,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确保能源供应及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河南日报》年12月15日05版↓↓↓近期热门视频来源:河南日报

编辑:郭晓利丨责编:李腾

监制:冯红亮丨审核:杨秀芬

商业合作:

大家都在看

快看!河南三地公布4名密接者行动轨迹

评审结果公示!鹤壁第二批灾后修复重建项目共39.87万亩

春节能回家过年吗?河南多地公布最新返乡政策……

即刻报名!鹤壁一地招聘专职人员80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tenga.com/ntyl/111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