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点上方“清流身边事”快速
王云锋将芙蓉李装网袋准备发货
沈昌培文/图
一张简单的老式书桌,一张长凳,一台电脑便成了村妇王云锋的淘宝工作室。
7月30日,清流县长校镇农妇王云锋正在电脑桌前忙着接单,耐心地与顾客沟通交流。
她运用“互联网+”把家乡产品卖到全国各地,不仅富了口袋,还提高了家乡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今年,她开的淘宝店被评为“金牌网店”。这个网店仅7月就接到多个订单,销售额达到4万多元。
闲暇家里开网店
王云锋今年27岁。年有了孩子,在家带孩子,成了“全职妈妈”。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玩伴少,平时很闲,她想找点事做。丈夫前些年曾在淘宝上注册账号,她有了在家开淘宝店的想法。去年10月她的“闽西乡间土特产”门店正式营业。
创业的初期总是艰辛。网店经营,星级非常重要。刚开始,星级少,排名靠后,光顾的人寥寥无几,几天才一个单。
但王云锋没有放弃,还是坚持着,慢慢地,有人 淘宝经常搞促销活动,但要三星到五钻的门店才有资格参加。王云锋的网店达到五星,符合条件,今年4月便报名参加。
“参加这个活动,有时是亏本的,但可增加曝光率,更主要的是吸引回头客。”王云锋说。“这次把清流豆腐皮、水果、土鸡蛋等农产品挂出促销,没想到效果非常好,每天都有几十个订单,门店一下子火了,排名也靠前。”
有了名气,王云锋一边增加上架品种,一边忙于采集货种图片,装修门店。今年7月,正是清流果子上市的高峰期,王云锋顺势把各种水果上架销售,因前期网店基础好,有名气,这个月就有了多个订单,销售额达4万多元,她的门店在这个月被评上“黄金门店”。做好售后点赞升温
眼下芙蓉李上市,王云锋正忙着将芙蓉李装网袋。
这果子为何还要穿“外衣”?
王云锋介绍说,水果运输难免会碰撞和振动,有些果子会受伤,客户看到会不满意。
先前,王云锋包装果子主要是将个头大的放入纸箱,没有考虑保护果子。顾客拿到手,常常会打电话来,王云锋只好做解释,退钱。好心的顾客提醒她,用网袋将果子包好,可以防止碰振。
王云锋照办,没有想到,使用网袋后,反映问题的电话基本都没有了。
“用网袋虽然增加工作量,还增加成本,但顾客相当满意。”王云锋说。
网上接单
除了卖鲜果和干货外,王云锋把家乡土鸡弄上门店。
土鸡销售,除了要把鸡毛拔了,还要做保鲜冷冻处理。王云锋很细心,常常下单时会告知顾客正确的吃法以提高土鸡营养价值。有些顾客提出用农村草根炖鸡,王云锋也尽量满足。
精细服务,点赞声不断,回头客也渐渐多了,这也是她门店成为黄金门店的秘诀之一。
留住乡愁新业态诉说老故事
王云锋的门店还卖客秋包,俗称地瓜包,这是客家人传统节日或家人聚会必上主食。
王云锋说:“推出客秋包主要是受东北水饺的影响,东北人逢年过节都有吃水饺的习惯,而我们客家人主要是吃地瓜包。”
王云锋在网上推出客秋包这一特色品种。除了成品,还出售薯粉、芋子等原料,并将制作方法一并告知顾客。
王云锋说:“推出客秋包,用意是让在外的客家人,想想家乡的味道,想想妈妈的味道,提醒他们常回家看看家中父母。”
说到萝藤包,山里的孩子应该知道,它是秋日深山野果,成熟时,便会有人上山采摘,清流人称作“牛卵头”,形似木瓜,故学名野木瓜,成熟后整个金黄,口味极佳,是山娃冬日的好水果。
这野果在王云锋的门店里也有。王云锋点出页面,记者看到,果子还没有成熟,订单却有了几十个。王云锋说,网上卖这果子,目的也是让生活在都市的山娃回忆起童年的故事,想想那爬树的兴奋,想想那山里的点点滴滴。只要是在清流大山能找到的果子,王云锋都把它放在门店里卖。
开网店一年,王云锋在长校客家小镇有了名气。村里成立校兴果蔬专业合作社,网上销售工作,村支书王有昌想叫她负责,村里建设的吨冷库也可提供给王云锋使用。她属于独生子女户,计生办工作人员表示将会在资金上进行帮扶,帮她闯出电商致富路。
王云锋淘宝网店
(来源:清流新闻网)
联系我们清流身边事清流人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