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博物专栏14本草里的十二ldq

本草里的十二“生肖”——牛

文/王瑞芳图/网络

在我们的本草里,我们认真去研究,你就发现:原来我们本草里的很多本草,都是和我们的生肖是有关系的。从今天开始,我们就细细地梳理一下,本草里的“生肖”本草。

在年,突入起来的新冠肺炎席卷了全球,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我们的传统中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要表一表我们的传统中药。

今天我们就聊聊本草里的“牛”。

01牛膝:不就是牛的膝盖吗?

乍一看“牛膝”二字,您会想到什么?牛的膝盖?nonono!它可不是牛的膝盖,而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牛膝”这个名字形容的是这种植物的茎。牛膝的茎有何与众不同呢?只因它的茎节较为膨大,看着就像是牛的膝关节。

牛膝根据产地不同又分为怀牛膝、川牛膝,怀牛膝主要产于河南,川牛膝主要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更重要的是,怀牛膝和川牛膝在植物学上的区别可不是因为产地不同,而根本就不是一种植物。怀牛膝(牛膝)是苋科牛膝属植物,川牛膝是苋科杯苋属的植物。

牛膝,也就是怀牛膝(AchyranthesbidentataBlume)多年生草本,一般茎能生长到70-厘米。它的根圆柱形,土黄色。牛膝的茎有棱角或四方形,绿色或带紫色,茎上的分枝对生。叶片一般为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少数为倒披针形。它是穗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较小,数量较多,密生聚集在一起。

川牛膝(CyathulaofficinalisKuan)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能茎高为50-厘米;根为圆柱形,新鲜的根表面几乎为白色,干后则变为了灰褐色或棕黄色。川牛膝的茎为直立型,稍为具有四棱形,茎的分枝比较的多,还生有粗糙的毛。它的叶片主要是椭圆形或窄椭圆形,少数为倒卵形。花丛为3-6次二歧聚伞花序,密集成花球团,花冠为淡绿色,花朵在花序轴上交互对生,在枝顶端成穗状排列。

牛膝作为植物,和“膝”有关,它的根入了药,还是和“膝”脱不了关系。作为药物的牛膝,它除了能活血化瘀,还有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腰膝酸痛、筋骨萎软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牛膝具有抗生育、抗着床及抗早孕的作用;还有抗炎、镇痛及提高免疫力的功能。

牛膝菊和牛膝、川牛膝哪个是亲戚关系呢?很负责任地告诉你,和谁都没有亲戚关系。

牛膝菊

牛膝菊(Galinsogaparviflora)是菊科牛膝菊属的植物,而且还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它的辨识度相当高,基本不会认错,即使它的花很小。牛膝菊的花序有4-5个白色的舌状花,舌片先端三裂,像五把白色塑料小叉子镶在黄色的管状花上。

02“二丑”普通,功效大

牵牛子,又被称为“黑白丑”,也在“峻下逐水药”类别当中,是今天、我们将仔细剖析的主角。临床虽然用的少,但从学校开始就听说黑白丑神奇的功效。其药材来源,是我们日常常见的牵牛花(喇叭花)。

不过,你真的了解喇叭花吗?

走在路边,我们经常能看到一种开着蓝紫色小花、叶片具有浅裂或深裂的喇叭花,这种花叫作牵牛花。

牵牛,一年生的草质藤本植物,茎缠绕的方式是右手性的,茎叶等部位具有柔毛。叶片为宽卵形或近圆形,有或深或浅的3裂,偶尔还会有5裂。花冠为喇叭状,一般呈蓝紫色或紫红色,人们根据其花朵的形状,一般称其为“喇叭花”。

牵牛的种子还可入药,中药名称叫牵牛子。牵牛的种子根据种皮颜色,可分为黑牵牛子和白牵牛子。因为生肖“牛”对应地支中的“丑”,因此牵牛的种子也叫“丑牛子”,黑、白牵牛子则直接被称作“二丑”。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说,牵牛子有利水通便、祛痰逐饮和消积杀虫的功效。

除非了牵牛外,还有一种“牛”——圆叶牵牛。

圆叶牵牛的俗称也是“喇叭花”,也是来自旋花科虎掌藤属,是一种来自美洲的外来物种,现在是归化植物了。

圆叶牵牛也是右手性的茎缠绕植物,茎叶等部位具有柔毛毛;花色较多,有红色、白色、紫红色等;果实中一般有四粒种子,种子同样有黑、白两色之分。

圆叶牵牛

之所以得名圆叶牵牛,并不是说它的叶片是真正的圆形。严格来讲,圆叶牵牛的叶片是宽心形的,只不过相较于牵牛属的其他植物,它的叶片更为圆润而已。

不过,凡事都有特殊,圆叶牵牛的叶片偶尔也会出现裂刻。那么,要如何分辨这两种“牵牛”呢?答案的关键就是萼片——圆叶牵牛的萼片为圆钝的三角形,牵牛的萼片则为披针形。

03牛蒡:药用食用两不耽误

牛蒡,现在成为了网红的植物,因为它被誉为了“东洋参”。

牛蒡(Arctiumlappa)为菊科牛蒡属二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2米,地上部分特征明显很好认,茎通常带紫红色,头状花序具有一个球状的总苞,苞片披针状或线状钻形,顶端有软骨质钩刺。所有苞片都向外支楞着,看起来像一个大刺球。牛蒡的花是紫红色,看上去颇像是蓟属或飞廉属的植物,但牛蒡的叶子要巨大得多。

《本草纲目》称牛蒡为“恶实”,因为“其实状恶而多刺钩。”也有称为“鼠粘子”。因为“实壳多刺,鼠过之则缀惹不可脱。”

中药书中记载,牛蒡子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及解毒利咽的功效,多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以及痈肿疮毒等病症;而牛蒡根,除清热解毒、疏风利咽之效、兼治牛蒡子所对之病症外,还可用于脚癣和湿疹。

牛蒡在中国基本上都是药用,不过在古籍也记载了它的食用方面。《本草纲目》中记载:“牛蒡古人种子,以肥壤栽之。剪苗淘为蔬,取根煮曝为脯,云甚益人,今人宜罕食之。”说明很早之前,中国人还是会把它当蔬菜吃的,而且叶子、幼茎和根都有食用。

《本草纲目》记载,长期服用牛蒡可以“通经脉、除五脏恶气,轻身耐劳”的功效。牛蒡能量很低而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较高,尤其是胡萝卜素的含量非常高。一些实验还发现,牛蒡中钙和铁的含量也很高。这样一种营养丰富、不增加热量又能促进排便的蔬。

04牛筋草:田间地头有用的杂草

牛筋草,它是禾本科的一种植物,牛筋草的长势一年四季都会很好,一年生的草本植物,特点就是根系非常发达,植株的根系也特别多,所以牛筋草也有一定的耐干旱能力,它的根系可以提前从土壤里吸收养分和水分,从而保存起来,等到比较干旱的时候,植株也能生存。

牛筋草为禾本科穇[cǎn]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草本。它的秆丛生,基部倾斜,叶片平展,线形。穗状花序2-7个指状着生于秆顶,很少单生;颖披针形,具脊,脊粗糙。

牛筋草的根和全草都能入药,其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等功效,全草煎水服,可防治乙型脑炎。

《本草纲目拾遗》说:一名千金草。夏初发苗,多生阶砌道左,叶似韭而柔,六七月起茎,高尺许,开花三叉,其茎弱韧,拔之不易断,最难芟除,故有牛筋之名。根入药,治脱力黄、劳力伤、治瘵。取此草连根净去泥,乌骨雌鸡腹内蒸熟,去草食鸡。

作者简介:

进行社区自然教育活动

王瑞芳;自然培训师长期从事记者和自然教育工作,曾供职于国内多家核心媒体,为国内部分教育媒体自然教育专栏作者。现为北京创客教育学会、本草科学科普学会专职自然教育导师;《天天爱科学》杂志专栏作者;社区自然教育志愿者。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声明:本文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微言博行

感谢您支持原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tenga.com/ntyf/62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