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的 天,华为和腾讯,这两家中国人最熟悉的公司,给大家上演了一次互殴的大戏。
事件的起因是1月1日凌晨,华为发布通告宣称因腾讯单方面对合作作出重大变更,华为被迫全面下架腾讯游戏。
虽然在当天晚上,两家公司就协商一致,华为重新上架了腾讯游戏,但这场恶战仍然在网民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华为与腾讯,都是中国民企的骄傲。一个在通信技术中 全球,一个在社交应用中深入全民。这两家公司交恶了,网友们该支持谁?
元旦的下架风波华为与腾讯,虽然总部都在深圳,虽然都可以说是高科技企业,但其实在很多人印象中,这是两家在平行线上的企业。
华为更多的是涉足硬件领域,而腾讯则是纯粹的互联网公司。这两家公司怎么会箭弩拔张?难道它们在争夺深圳湾老大哥的位置?
按照很多人的猜测,事情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钱。据传腾讯游戏在华为应用商店上架,华为一直要求50%的分成。但今年腾讯突然不想给这么多了,何况苹果才收30%,所以双方就谈崩了。
战斗很快就平息了,但这场分钱争议,还是反映了手机终端巨头和内容应用巨头的争夺。它们争夺的是移动互联网世界的定价权。换句话说,在移动互联网这个领域,到底谁话事。
其实很容易理解,华为和腾讯就像万达和海底捞一样。万达承载着海底捞,需要从海底捞收取房租。而海底捞也为万达带来了巨大的流量,理应享受房租优惠。
腾讯认为腾讯游戏拥有着巨大的客户群和下载量,应该在和应用商店方的合作中获得更多的收益。而华为则认为手机应用仍然是卖方市场,自家手机巨大的出货量能够保证自己的定价权。
背后的市场争夺虽说一个是卖手机的,一个是做软件的。但其实两者还真有直接的竞争关系。那就是在应用商店市场上,腾讯的应用宝和华为的应用市场面临着直接的竞争。
数据显示,年中国安卓平台第三方应用商店活跃用户市场份额排名中,腾讯应用宝和华为应用市场分别位列 和第二名。
从苹果开始,只要渠道下载应用就得付费。这相当于是移动互联网世界的流量税或入口税。这也导致了坐等收钱的应用商店,无论对于互联网公司还是手机公司来说,都是一个金矿生意。
在过去许多年的时间,因为手机厂商还处于野蛮成长的阶段,在安卓系统中互联网公司成为了应用商店的 霸主。
在当时诞生了很多第三方应用商店,例如、腾讯应用宝、豌豆荚、91无线等等。而它们在渠道分成比例中也享有 的定价权, 的时候甚至达到了80%。
然而随着手机厂商的崛起和市场集中度加快的局面形成,互联网公司的应用渠道逐渐处于了劣势地位。毕竟手机是用户接触移动互联网的 步,之后才是各种应用。
华为、小米、OPPO和vivo,这些头部品牌,年全年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5亿台。几乎每一台新手机,都预装着自家的应用商店。当它们集体投入市场,对第三方应用商店来说,就是压倒性的优势。
所以,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江湖,手机公司越来越硬气。华为、OV、金立甚至还成立了应用商店的硬核联盟,以同一个姿势,同一个声音,同一个拳头对准互联网公司。
华为在公告中写道:我们敬佩腾讯游戏在行业内取得的成就和 的市场地位,虽然不赞同但也理解腾讯基于此提出的要求。希望未来有机会再次合作。意思就是:虽然你腾讯很牛,提的要求也很合理,但我华为就是不答应,不行拉倒。
用户的两难选择其实,这场华为与腾讯的大战,双方可以说牌面实力没有多少差距。如果硬要让用户在华为和腾讯中二选一,用户会很难做出选择。
从用户的心理层面来看:华为是民族的骄傲,在技术方面 全球,是中美 的先锋。手机产品也是 。而腾讯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