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清温通是一款适用于颈肩腰背腿等部位的本草按摩膏,蕴含肉桂、当归、乳香、没药、牛膝等多种本草萃取精华,配合传统的按摩手法、或者远红外理疗灯等器具使用,可祛风,化湿,散寒,伸筋,通络,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气血,解决痛、肿、酸、麻、僵的问题,适用于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及腰腿疼痛的辅助治疗。
本方为岭南乡间名医、骨伤科专家陈老师的常用方
方解
蔓荆子
《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又名“京子”。为马鞭草科植物落叶灌木单叶蔓荆或蔓荆的干燥成熟果实。
蔓荆子有疏散风热,镇静、止痛作用,主治:感冒风热,头痛目赤,牙龈肿痛。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头痛和湿痹。
肉桂
本品为樟科植物常绿乔木肉桂的干燥干皮或枝干皮。主产于广西、广东部分地区的常用中药。
肉桂性味辛甘、大热;功能:温脾胃、暖腰肾、通血脉,散散止痛。临床用于阳虚、肾气虚、健胃、血虚气弱、妇科等。
前人有经验说:“下腹冷痛,非用肉桂不止”。
当归
为中医临床用得最多的中药之一。凡需养血通脉,无论属血证、虚证、表证和痈疡,都可用当归。
功能:补血、活血、调经、润燥、滑肠。
当归甘温质润,长于补血,为补血之圣药,妇科要药。主要用于调经、养血、身体淤血、腹痛等。
桑枝
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嫩枝。功能: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气。
桑枝可用于肩臂、关节酸痛麻木,《本草图经》有言“疗遍体风痒干燥,脚气风气,四肢拘挛”。
牛膝
陶弘景说:“其茎有节,象牛膝”,故名。
牛膝有补肝肾,强腰膝,破血行瘀之效。
前人经验取牛膝性善下行,而治疗一系列病症。所谓“下行”,大致是指:1、使用月经通畅、小便通利、大便易泄,易于向下排出;2、使头部和上半身血液“下行”,从而减轻头部充血;3、作为药引,引导其他药的药力“下行”到达下半身,治下半身疾患。
透骨消
又名透骨草、金钱艾。该品辛温,辛能行散,温胜寒湿。
功能: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活血止痛,解毒化疹。
配桑枝,桑枝通达四肢,行经络,利关节,助药力。两药合用,祛风止痛,治风痹最效。
透骨消与桑枝:两药均有祛风除湿之功效。
但透骨消辛温,能通达四肢阳气,偏用于风寒痹痛。
桑枝苦平,能利四肢关节,祛风气,偏用于风邪化热的四肢关节痹痛及中风半身不遂。
姜黄
别名“黄姜”,始载《唐本草》,因其茎叶及根茎似姜而色黄得名。
姜黄可行气滞、散风活血而镇痛。且有利胆作用(促进胆汁排出,作用较弱但持久)和收缩子宫作用。
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和血瘀宫寒引起的月经痛。
《本草求原》:姜黄,益火生气,辛温达火化气,气生化则津液行于三阴三阳,清者注于肺,浊者注于经、溜于海,而血自行,是理气散结而兼泄血也。
乳香
为干燥的树脂,因垂滴如乳头,气味芳香而得名,又名“滴乳香”。
乳香经醋炙后房能入药。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之效。有镇痛、舒筋活络之效,为伤科、外科常用止痛药,多与没药同用。
《珍珠囊》:定诸经之痛。
没药
为干燥树脂,主产于非洲东部。
功效与临床应用跟乳香基本相同,
外用可敛疮生肌。常用治跌打损伤、关节损伤肿痛等。
红花
又称草红花,以花片长、色鲜红、质柔软者为佳。功能活血通经,去瘀止痛,为活血通经药。
临床实验证明:红花具有兴奋子宫(故孕妇忌用)、降压、扩张血管功效。常用于血瘀经痛、经闭、跌打损伤等。
《本草纲目》: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
九清温通主要是针对身体的颈肩腰背腿等部位的不适进行调理。方中蔓荆子疏散风热、止痛,主祛风邪;肉桂与当归搭配,温阳功效大增,祛除身体寒邪;桑枝、牛膝、透骨草,三味药均可祛风除湿强筋骨,化湿通络,赶走身体湿邪;姜黄、乳香、没药、红花活血化瘀,通散淤血。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