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常见疾病防治

1、支气管、肺炎

患牛早晚咳嗽明显,流清涕,呼吸困难,体温升高达40℃。

防治:加强防寒保暖,精心饲养管理。药用青霉素~万单位,链毒素~万单位,安基比林20~30毫升肌注;紫苏、荆芥、前胡、防风、桔梗、黄柏、麻黄、生姜各30克,党参、黄芪各40克,甘草20克,水煎取汁内服,连用2~3剂。

2、低温症

因受寒潮侵袭所致。患牛神差食减,起卧困难,耳、鼻甚至全身冰凉,体温36℃以下,常衰竭而死。

防治:供给质优、易消化的饲料,加强防寒保暖,同时静脉注射5‰~20‰的葡萄糖液0~0毫升,肌肉注射10%樟脑磺酸10~20毫升,并配合中药熟附子60克,干姜、炙甘草各40克,研末,开水冲稍温一次内服,连用2~3天。

3、百叶干

患牛精神萎靡,鼻镜干燥龟裂,粪便如粟,腹痛,反刍停止。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搭配喂青料,供足饮水,加强运动。药用硫酸钠克,对水毫升,一次内服;或用白糖、蜂蜜克,对水毫升,一次内服,同时向瓣胃内注入30%硫酸钠溶液毫升。

4、风湿症

患牛后躯板直,起卧困难,食减。治疗可用热敷法:取黑豆15公斤,醋0.5公斤,面袋1条;将豆炒热加醋拌匀,趁热装入面袋平搭于患牛腰上热敷1小时,日敷2次,连敷3天。同时内服茴香散,效果更好。

5、前胃弛缓

患牛食欲时好时坏,反刍减弱或停止。治疗时给病牛静注10%氯化钠~毫升,维生素B~50毫升,10%安钠咖10~20毫升,每天1次;同时取党参、白术、陈皮、茯苓、木香各30克,麦芽、山楂、神曲各60克,槟椰20克,煎水内服。

6、急性瘤胃膨气

因采食过多白菜叶、番苕藤而急剧发酵产气所致。患牛肷部膨大,叩诊如鼓音。

治疗:用大蒜头10个捣烂,加醋毫升,内服;香油~毫升,烟丝50克,大蒜7个捣烂混合内服;0.4%石灰水0毫升一次内服。

7、牛流感

患牛发烧、咳嗽、流涕、流泪、鼻镜干燥、四肢不稳、跛行。治疗用百尔定20~40毫升,青霉素~万单位肌注;柴胡、黄芩、知母、桔梗、葛根、薄荷、菊花、生地、苏根、玄参各40克,双花、连翘、丹皮、甘草各30克,水煎服。

牛猝死症的防治

一、病 因

关于本病的病因;近年来研究报道较多,众说纷纭,尚无定论,可概括如下:

.牛误食氟乙酰胺圬染的饲草或饲料。

2.牛感染A型魏氏梭苗致发本病,或本菌与巴青杵宙,或致病大肠杆菌混合感染致发。

3.牛严重缺硒引起的急性死亡。

二、症 状

牛散在采食、使役、食后不久或休息时,忽然发病死亡,本病特点是发病急,死亡快。牛发病急,多是频频呜叫,惊恐,口吐白色或暗红色泡沫,颈后及胸侧被毛逆立,肩胛及后肢肌肉震颤,体温正常或偏低,突然倒地,四肢划动,1—2小时死亡。

三、防 治

1.预防 对本病应采用综合性预防措施。对氟乙酰胺中毒的常发地区,应加强宜传,防止鼠药污染饲草或饲料。对于缺硒地区,应定期给牛补饲含硒维生素E。对以A型魏氏梭菌感染为主的地区,可选用多联魏氏梭菌苗,给牛进行定期免疫。

2.治疗 因牛猝死症发病急、死亡快,常来不及诊断和治疗,或不等兽医人员到场,病牛已经死亡。本病的确诊主要靠死后检查。可以采胃内容物进行毒物分析,也可采集肠管进行细菌学检查等

牛流行热病的诊治

牛流行热(又名三日热或暂时热)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它的流行特点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该病来势猛、传播快、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及消化道、呼吸道的炎症反应和四肢关节障碍等。本病尚无治疗办法,对症治疗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一、病原

本病病原为牛流行热病毒,属弹状病毒。该病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对脂溶剂、紫外线和酸碱敏感,一般常用消毒药物均可杀灭该病毒。

二、流行病学

奶牛、黄牛、水牛均可感染发病,传播媒介为吸血昆虫。发病牛中,年龄、性别没有严格的区分,但以青壮年牛发病较多,8岁以上的老牛和6个月以内的犊牛很少发生,奶牛发病重,特别是怀孕后期的奶牛更重。流行初期发病少,约经一周后迅速发病,向四周蔓延。此病多发于雨量多和气候炎热的天气,高潮过后,则转为零星散发,待天气凉爽后停止流行。

三、临床类症

一般症状:突然发病,病初体温升高,可达40~42℃,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反刍停止。眼结膜潮红、肿胀、流泪,流涕,流涎。被毛逆立,弓背,四肢不灵,不愿行走。肌肉震颤,常见臀肌和胸肌发抖,末梢发凉,呼吸紧迫。

不同类型症状

胃肠型:目光无神,眼窝凹陷、鼻流清涕,体温升高到40~41℃,一般持续两天左右。有腹痛症状,两后肢交换站立或踢腹,瘤胃蠕动音减弱或停止,排少量干燥黑色粪便,并带粘液。有的先便秘后腹泻,还有的牛排出暗黑色血样粪便,肛门松弛,食欲废绝,喜卧。

瘫痪型:以运动障碍为主。四肢运步困难,步型蹒跚,易摔倒,臀肌震颤,不愿行走,有的发病就卧地不起,但多数在发病后次天卧地,四肢缩于腹下,

但有食欲。重症者卧地四肢伸直,呼吸浅表,似死样。

肺炎型:以气喘为主。病情发展很快,常常在病后半天时间表现明显的喘息,呈腹式呼吸,呼吸次数每分钟60~90次。心跳增加,每分钟~次。肺泡音粗厉,有的有不同程度的干湿性罗音,喜站不卧。此类型病牛,症状危重,有个别死亡的。

跛行兼体温高型:本型似综合型,但和上述三型有不同点。有轻度跛行,呼吸无明显异常变化。结膜潮红,流泪,不排血便,不拉稀粪。1~2天不吃,然后恢复食欲。

四、病理变化

单纯性急性病例无特征性病变。急性死亡的自然病例,可见明显的肺间质气肿,气管内积有多量泡沫状粘液。

五、诊断

依据本病大群发生、传播迅速、明显的季节性、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及结合临床表现等特点,不难作出诊断,但确诊本病,要分离病原,用已知病毒作病牛双份血清中和试验。防治措施

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预防本病,一旦发病,应及时做好隔离消毒,对病牛采取对症治疗。

六、预防

本病流行期间应停止放牧;保持厩舍通风、干燥、凉爽;防止蚊蝇叮咬;口服安乃近片,按20毫克/公斤体重一次性灌服;用20%白矾饮水;口服消痛散,成年牛每次克,隔日一次,连服2次。

七、治疗

主方:紫胡40克,黄芩30克,甘草20克,大青叶30克,双花30克,连苕30克,薄荷25克,大枣20克,共为末,一次内服。根据不同类型,治疗也不同。

胃肠型:主方加胡莲、穿心莲。西药可选用庆大霉素、氯霉素、黄连素、痢特灵等。

瘫痪型:主方加牛膝、川断、红花。西药可选用水杨酸钠、可的松等。

肺炎型:主方加桔梗、公英、葶苈子。西药可选用卡那霉素、青霉素、链霉素等。

跛行兼体温高型:主方加桂皮、公英、丹皮。西药可选用安乃近、复方氨基比林、水杨酸钠、抗菌素等。

牛气肿疽的防治

气肿疽俗称黑腿病或鸣疽,是一种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局部骨胳肌的出血坏死性炎、皮下和肌间结缔组织鳃液出血牲炎,并在其中产生气体,压之有捻发者,严堂者常伴有驻行。

一、病 原

气肿疽梭菌为两端钝圆的粗大杆菌,长2—8微米,宽o.5—0.6微米。能运动、无荚膜,在体内外均可形成芽胞,能产生不耐热的外毒素。芽胞抵抗力强,可在泥土中保持5年以上,在腐败尸体中可存活3个月。在液体或组织内的芽胞经煮沸20分钟、o.2%升汞10分钟或3%福尔马林15分钟方能杀死。

二、流行特点

自然感染一般多发于黄牛、水牛、奶牛、牦牛、犏牛易感性较小。发病年龄为0,5—5岁,尤以1—2岁多发,死亡居多。羊、猪、骆驼亦可感染。病牛的排泄物、分泌物及处理不当的尸体,污染的饲料、水源及士壤会成为持久性传染来源。

该病传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深部创伤感染也有可能。本病呈地方性流行,有一定季节性,夏季放牧(尤其在炎热干旱时)容易发生,这与蛇、蝇、蚊活动有关。

三、症 状

潜伏期3—5天。往往突然发病,体温达41—42度,轻度跛行,食欲和反刍停止。不久会在肩、股、颈、臂、胸、腰等肌肉丰满处发生炎性肿胀,初热而痛,后变冷,触诊时肿胀部分有捻发音。睁胀部分皮肤千硬而呈暗黑色,穿刺或切面有黑红色液体流出,内含气泡,有特殊臭气,肉质黑红而松胜,周围组织水肿;局部淋巴结肿大。严重者呼吸增速,脉细弱面快。病程1—2天。

四、病理变化

尸体迅速腐败和臌胀,天然孔常有带泡沫血样的液体流出,患部肌肉黑红色,肌间充满气体,呈疏松多孔之梅绵状,有酸败气味。局部淋巴结充血、出血或水肿。肝、肾呈暗黑色,常因充血稍肿大,还可见到豆粒大至核桃大之坏死灶;切面有带气泡之血液流出,呈多孔海绵状。其他器官常呈败血症的一般变化。

五、诊 断

根据流行特点、典型症状及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其病理诊断要点为:

①丰厚肌肉的气性坏疽和水肿,有捻发音;

②丰厚肌肉切面呈海绵状,且有暗红色坏死灶;

③丰厚肌肉切面有含泡沫的红色液体流出,井散发酸臭味。炭疽、巴氏杆菌病及恶性水肿也有皮下结缔组织的水肿变化,应与气肿疽相区别。炭疽、巴氏杆菌病与气肿疽之区别参见本节炭疽病之诊断。气肿疽与恶性水肿的区别:恶性水肿的发生与皮肤损伤病史有关;恶性水肿主要发生在皮下,且部位不定;恶性水肿无发病年龄与品种区别。

六、防 治

在流行的地区及其周围,每年春秋两季进行气肿疽甲醛菌苗或明矾菌苗预防接种。若已发病,则要实施隔离、消毒等卫生措施。死牛不可剥皮肉食,宜深埋或烧毁。早期之全身治疗可用抗气肿疽血清--毫升,重症患者8—12小时后再重复一次。实践证明,气肿颅期应用青霉素肌肉注射,每次万一万国际单位,每日2—3次;或四环素静脉注射,每次2—3克,溶于5%葡萄糖0毫升,每日1—2次;会收到良好的作用。早期之肿胀部位的局部治疗可用0.25%一0.5%昔鲁卡因溶液10--20毫升溶解青霉素80万一万国际单位在周围分点注射,可收到良好效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tenga.com/ntlx/59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