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三峡工程的建成,不仅凝聚着几代长江委人的无尽光荣和壮志梦想,还凝聚着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悠悠心血与付出,更凝聚着无数中华儿女的殷切期盼和默默奉献。
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赴三峡工程考察时指出,“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是靠劳动者的辛勤劳动自力更生创造出来的”。
驻足坝顶,细细重温长江委人为了建设这项伟大工程走过的艰辛而辉煌的几十年历程,那些我的战友,我的同事和我的亲人,都是这个伟大时代的见证者。
年8月22日,在这个炎炎夏日的中午,当我以三峡工程在线监控设计主要负责人的身份再次踏上阔别15年的三峡枢纽坝址区时,昔日路边幼小的香樟已长成大树,环保公园的草坪在烈日下顽强地奉献着翠绿,惊涛拍打着库岸仿佛在述说着二十多年前三峡工程建设的悠悠往事。
今天我们有义务为弘扬和传承“奉献、团队、创新、服务、实干”的长江设计院企业精神,让世人更好的从一个普通的长江委监测人身上,了解和知道三峡工程这个“伟大中国梦”实现背后的点点滴滴……。
青春的梦想,因三峡工程而荣耀
青年时代的我总是对一切事物抱着殷切的期望和崇高的理想,骨子里继承着水电勘测前辈的那股精神气儿,将自己的人生早早地搁置到了“奉献”的行列中去,立志要为祖国的水电事业而奋斗终生。
年12月14日,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助理工程师有幸参加了三峡工程安全监测建设工作。
时光荏苒,岁月无声,伴随着三峡工程的成功建设,自己也从一名有志青年成长为青年同事口中经验老成的“前辈”。蓦然回首那些在三峡工地拼搏的日子,不管是风雨砥砺,还是披荆斩棘,竟已成为我人生之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激励着我一路前行。
我的父亲是一名老勘测队员,在三斗坪勘探平硐、中堡岛坝址区测图现场等长江流域都留下足迹和汗水。他和几代长江委人一样,至年退休也未能等到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年8月我传承了父亲的衣钵,正式成为一名勘测队员。年2月,从武汉测绘学院学成回到原综合勘测局测量科工作,跟着邓德润工程师,先后参与了三峡库区秭归新滩滑坡、巴东黄蜡石滑坡、秭归香溪滑坡等监测工作。在赵全麟工程师的带领下,参加了三峡工程安全监测单项技术设计工作,赣江万安和清江隔河岩水利枢纽的变形监测设计工作。
在那个年代,我们的国家远没有今日如此的发达,甚至生活是艰难的,但难能可贵的是,人们的精神世界是富足并且是丰腴的。所以在那个人人怀有理想,人人敢于尝试,勤劳奋斗的光辉岁月中,我更是满怀信心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年11月,三峡工程正式开工之际,我被派至三峡开发总公司安全监测中心参加工作。这次工作安排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当我为之深感荣耀的同时,也清晰地意识到源自于组织上的信任以及自己肩头所要承担的重任,但当时的自己并没有因重任在肩而产生丝毫的畏惧和疲倦,这大概就是激情燃烧的岁月与热血沸腾的青春相互碰撞所赐予自己的勇气与无畏吧。
三峡安全监测工作是一项既光荣又艰巨的任务,它是三峡工程的八个单项设计中的一项。安全监测工作在发现异常、指导施工、优化设计、配合主体工程安全鉴定、蓄水验收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不论是从实际工作上还是人生理想上,都要求我绝对不可以懈怠,不可以掉以轻心。但生活往往很戏剧化,它不会因一个人的主观意识而改变什么,所以,在工作中免不了出现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和考验。记得那个时候,由于工程监理制才刚刚开始不久,工程安全监测的监理工作更是才刚起步,一切都是新的模式,没有成熟的工作指导文件和经验借鉴,而如何做好这份工作又已是迫在眉睫的紧要任务。
所以,一切现实情况和客观因素都要求我必须为搞好三峡工程安全监测建设监理的规划工作而进入“战斗模式”。
我深知自己肩头扛着多大的责任,深知伟大的三峡工程对于我们国家和人民未来的重要意义。也正因此,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刻刻牢记自己要担当的职责所在。
于是,我便白天到三峡工程施工现场去了解监测施工状态,获取第一手资料,再利用晚上的安静时间,整理资料和每天的工作内容,查阅设计资料,并且将这段时间利用起来,学习关于工程监理的知识,为更好的工作而储备能量。
身边的人都说我太拼命,不懂得劳逸结合,其实我想的是,自己并没有生活的很困苦,我的努力拼搏都是因为我内心有一个渴望成就梦想的根,它已经开始发芽,还会逐渐地开花结果,所以,我必须为了我的梦想的果实而不断的积蓄养分。
如果有一天我能看到它在我的培育之下,开出了最美丽的花朵,结下最壮硕的果实,那么,对于之前我为它所付出的一切,都变得有意义了,变成了我的生命中最鲜活的点缀了。有一句话说的是对的: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的努力终于还是得到了很好的回报,很快独到的提出了安全监测工程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单元工程的划分原则,从而为制定监理规划、监测工程质量控制和评定奠定了基础。经与他人合作几经修改终于在年1月后,正式提出了“三峡工程施工期安全监测管理办法”,“三峡工程安全监测监理规划”,以及各专业监理细则、监测工程质量验收细则、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等文件十余份,约40余万字。
10余年的三峡安全监测工程建设监理工作实践说明,这些文件对水电工程安全监测工程建设监工作逐渐走向规范化、程序化和表格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促进了我国水电工程安全监测实施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青春的故事,因三峡工程而精彩
我的青春是什么呢?是忙碌在一线的不知昼夜的身影,还是为了人生而不懈前进的步伐?
我的青春应该有许多关于三峡工程的故事吧,它至今仍让我回味,因为我的青春无悔。
我依然清晰的记得那是年初冬的一天,我的爱人给我打来一个电话,说她生了病卧床在家。我十分了解我的爱人,她和我一样,是个不会因为自身的原因而耽误工作的人,所以,我能想象得到,那一刻的她必定在忍受着不可承受的病痛折磨。
我的心底也是非常的煎熬,一方面我十分担心妻子的身体状况,一方面工程这边又有需要我的地方,那会儿,我真是希望自己能够有分身之术,可以顾及到所有需要我的地方。但是,我只有这一个,所以我必须做出艰难的选择。
为不影响工程进度,我选择了留下来等到验收完倒垂孔之后再回家照顾生病的妻子。在我从工地赶回宜昌的家时,已是晚上8点钟了,走进家门,我看到年幼的儿子在给妻子端水喂药,那一刻,我的心中真的是五味杂陈,不仅潸然泪下。
我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尽我最大的能力去履行责任,不论是对于家庭,还是对于工作。在安排好妻子住院治疗的第3天,我决定返回到三峡工地,因为那里同样迫切的需要着我。
除了妻子以外,可能在旁人看来,我太过于疏忽家庭,反而对待自己的工作有着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其实,我并是冷酷无情,家庭同样是我心中所要维护的重要存在,有谁会不思念,不牵挂自己的亲人呢?但是,我是一个有成熟思想的成年人,我不能意气用事,三峡工程是牵动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伟大工程,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我不能将千千万万个家庭放置身后,不闻也不问。我只有带着对自己家庭的无尽眷恋和责任心,去完成我应该对其他千万的老百姓所要负的责任。
在修建永久船闸的时候,坛子岭只是该地区一座普通的海拔.48m最高的山而已。
而相传当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在神牛的帮助下打通了夔门,推开了里的水道,川江的百姓感恩不尽,便以巨舟载了24头肥猪和一大坛美酒前来犒劳神牛。而当百姓们行至三斗坪时,却见那神牛腾云而去,只在那高山上留下了个影像。所以这就被百姓称为黄牛岩。那大禹也追踪神牛远行,遗留下了一尊巨石作为纪念。人们深受感动久久不肯离去,令巨舟在江中守候,结果巨舟化成一座小岛——中堡岛。船上的肥猪则投入江中,变做24座礁石,而那坛美酒则放在了左岸,幻化成流传至今的坛子岭。
而就是在这座有着美丽传说的山顶建造了永久船闸变形监测网点观测墩。
在后来的施工规划设计方案上,要将坛子岭山顶全部铲平。就在铲平施工的过程中,变形监测实施单位队长赵宏金发现监测网点观测墩周围已经全部被挖,坛子岭山顶的监测网点观测墩已形成了一座孤山,要知道那个监测网点是我们永久船闸变形监测的一个重要工作基点啊,必须要保护起来的。在赵队长向监测中心反映之后,我到现场进行了勘察,在充分了解了实际情况之后,我便以设计单位的名义(到监测中心工作前在三峡工程设代局变形监测设代组工作),编制了设计通知“关于保留永久船闸变形监测网点观测墩的紧急通知”。
当时的三峡总公司工程建设部非常重视,随即转发了设计通知,于是原坛子岭山顶就这样保留了下来,并且进行了简单的支护。在后期,因为旅游事业的需要对这个坛子岭山头进行了两到三次的升级支护工作。
目前,三峡坛子岭已成为三峡工地的代名词,江泽民、李鹏、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登临。中外游客游览三峡工地,坛子岭是必选和首选景区。而位于坛子岭山顶的汉白玉监测网点,巍然屹立在世人的面前,默默述说着三峡工程安全监测当年的故事。
青春的岁月,因三峡工程而光辉
“工作和学习是我的兴趣,兴趣使我不知疲倦”,我就是依靠着这样的信念,从一个及其普通的勘测队员成长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年12月,我虽然离开三峡工地,开始从事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回想在三峡工地风风雨雨工作的时光,就像是看了一部奋斗大剧,而经过10余年青春岁月的洗礼,将漫漫的历程沉淀,虽然不再靓丽年轻,可内心确依旧朝气蓬勃,因为时光给了我成熟的技术和人生,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敢想、敢做、敢为”,和其他三峡工程建设者一样,用坚持不懈的追求,将创新的科技成果书写在山河天地间。
在三峡集团公司安全监测中心工作期间,年3月,与王德厚、杨爱明等合著的“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工程建设管理、监理”等发表于《人民长江》(增刊专集)。年10月,与王家柱、於三大等撰写的论文,在国际大坝会议上发表“ExperienceandImplementationProgressofSafetyMonitoringManagementofThreeGorgesProject(三峡工程安全监测管理实践及实施进展)。
年4月,作为主要参加的项目“长江三峡工程高边坡变形监测”荣获了全国第八届优秀工程勘察项目的金质奖。年4月,撰写了三峡工程安全监测资料综合分析报告、工程安全鉴定报告、工程验收报告等数十份,约余万字。
在《水利学报》、《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长江科学院院报》等国、内外公开刊物发表论文75篇,其中“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深层岩体变形分析与预测”等多篇论文被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8篇论文分别获湖北省自然科学论文二等奖和三等奖等奖项。出版了专著和合著《工程变形监测分析预报的理论与实践》、《GNSS定位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滑坡监测分析预报的非线性理论和方法》和《强膨胀土渠坡破坏机理及处理技术》等四部。取得“膨胀土边坡自动化综合监测系统ZL.0”等实用新型专利3项。
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完成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膨胀土和高填方渠道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二“强膨胀土(岩)渠道处理技术”专题2“强膨胀土(岩)渠坡滑动破坏和膨胀变形规律研究”强膨胀土(岩)渠坡滑动破坏和膨胀变形监测等多项大型工程项目和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多个项目获得全国第八届优秀工程勘察金质奖;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长江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优秀工程勘察一等奖、二等奖等;湖北省优秀测绘工程奖一、二等奖。
人因成就而满足,人因荣耀而奋斗,人因梦想而无悔。我的前半生如同是一本写有千言万语的书,每一页都实实在在包裹着我所付出的一切。让我再看一遍,那些个闪耀着金光的素华岁月,让我再感受一次那激动充实的奋斗的战斗在一线的日子,让我再去说一说,那时候的我和他们的故事。
青春已逝,年华似水般无痕,我的悠悠岁月已成回忆,像首激昂的没写完的诗篇一样美丽。或者我还是应该回到那个我奋斗过的天地里,然后再与二十年前的我在时空中重逢,我想,他一定会问我,有没有悔恨过?而我也一定会问他,有没有迟疑过?而答案,不论是曾经还是现在都是一样的:从未!
白淀疯白淀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