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牛膝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为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bidentataBl.的干燥根。
来源及产地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bidentataBlume的根。主产河南。
性味归经苦、酸,平。入肝、肾经。
性状本品呈细长圆柱形,挺直或稍弯曲,长15~70cm,直径0.4~1cm。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有微扭曲的细纵皱纹、排列稀疏的侧根痕和横长皮孔样的突起。质硬脆,易折断,受潮后变软,断面平坦,淡棕色,略呈角质样丽油润,中心维管束木质部较大,黄白色,其外周散有多数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气微,味微甜而稍苦涩。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70-厘米;根圆柱形,直径5-10毫米,土黄色;茎有棱角或四方形,绿色或带紫色,有白色贴生或开展柔毛,或近无毛,分枝对生。叶片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少数倒披针形,长4.5-12厘米,宽2-7.5厘米,顶端尾尖,尖长5-10毫米,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两面有贴生或开展柔毛;叶柄长5-30毫米,有柔毛。穗状花序顶生及腋生,长3-5厘米,花期后反折;总花梗长1-2厘米,有白色柔毛;花多数,密生,长5毫米;苞片宽卵形,长2-3毫米,顶端长渐尖;小苞片刺状,长2.5-3毫米,顶端弯曲,基部两侧各有1卵形膜质小裂片,长约1毫米;花被片披针形,长3-5毫米,光亮,顶端急尖,有1中脉;雄蕊长2-2.5毫米;退化雄蕊顶端平圆,稍有缺刻状细锯齿。胞果矩圆形,长2-2.5毫米,黄褐色,光滑。种子矩圆形,长1毫米,黄褐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
功能主治牛膝生用活血,行瘀,消肿,治经闭,痛经,癥瘕,产后瘀积腹痛,淋痛,尿血,高血压,喉痹,痈肿。酒制补肝肾,强筋骨,治寒湿痿痹,腰脊酸痛,足膝软弱[1]。
牛膝为眼科常用活血祛瘀药,具有活血祛瘀,引血下行,补肝明目的功效:
(1)用于眼底脉络郁滞、血行不畅,眼内出血日久,难以消散者,常与桃仁、红花、枳实等配伍,如血府逐瘀汤。
(2)用于肝阳上亢,阴虚火旺,血热妄行所引起的白睛溢血,血灌瞳神,眼底出血等。本品能引血下行,常与白茅根、蒲黄、藕节等合用。
(3)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视瞻乏力,能近怯远,能远怯近等。常与菟丝子、楮实子、枸杞子等配伍使用。
林兰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