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金沙河麦仓取样记

麦仓取样记

作者:魏益民

正月清晨的飕飕凉气,渭河滩湿湿的雨滴,给人以朦胧、清新的感觉。河边垂柳黄绿的枝条,在晨风中悠然摇曳。麦田已披上绿装,荠菜已冒出了草窝。喜鹊在枝头上跳跃,山桃花已映红了山坡。人们匆忙的脚步,身旁疾驶的货车。这一切都在诉说,春风已过关中地,万物只是等惊蛰。

01

早上八点,我们五人带上样品袋、标记笔和笔记本,按照之前讨论过的工作计划,一同去金沙河陕西公司立筒麦仓采样。

从河北金沙河集团公司出发时,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和任务分工。但当我们来到有数百个立筒仓的小麦仓库采样时,还是一脸茫然。望着这宏伟、壮观、现代化的配麦车间,陌生和无助瞬间爬上了心头,顿时觉得无处下手。

陕西金沙河

全景图

正当我们四处张望时,迎面走来了一位毛麦仓的工作人员。经询问,他叫牛腾,在毛麦车间当班。我们赶紧询问,车间的负责人在哪里。牛腾听了我们的来意,一边用对讲机给车间班长汇报,一边带我们去班长值班的地方。

02

在收粮点的大棚下,我们见到当班的班长王康。王康班长在指导完团队成员的工作后,带领我们去毛麦仓抽样。王康班长告诉我们,陕西公司一天前就开过会,已经安排了这次采样工作由他负责,来帮助我们采样。

供应部:王康班长

虽然我们之前根据任务需要、工作量和可能性,对采样计划做了周到的安排,但现场的运行和开机数量是根据车间和产品的需求进行安排的。

如何下手,完成任务,我们显得有点茫然,一时还拿不出修改方案。王康班长看出了我们的困惑,主动给我们讲起了立筒仓的结构、运行过程、计划安排,包括今天正在执行的任务。班长就像个上实验课的老师,条理清晰、不紧不慢、娓娓道来;我们就像临考前的学生,边听边看,迅速开动脑筋,修改我们的工作方案。不知不觉,我们慌慌的心在交流中安定下来,如何抽样的计划也在脑海中愈发清晰。

在交流过程中,王康班长说:“集医院,医院的化验室。今天,医院的医生和化验室都搬到了我们车间来,给我们会诊,我们很想知道化验和分析的结果。”这一席话,一下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产生了共鸣和信任。

经过一番样品分类,如何抽样,抽多少样本,样品重量等信息的交流,最终的方案当即被确定。这时,一直跟着我们的牛腾插话说:“我领你们去取样。”牛腾取来取样杯和工具,熟练地完成了在毛麦仓下的取样任务。

03

我们该去面粉车间了。牛腾把我们领到了制粉车间,查看当班人员姓名,呼叫了当值工作人员。他和我们交代了他的上下班时间,才返回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在取样回实验室的路上,我们都在感慨,作为集团的研发人员,我们能够像王康班长一样,把实验结果汇报得清清楚楚吗?把解决问题的方案做得尽善尽美吗?我们作为集团中心实验室人员,我们能把样品分析、结果传递做到及时和无缝对接吗?

今天,我们亲临了一场麦仓采样现场的“融合配合”体验。

年02月27日于陕西金沙河

本文作者:魏益民博士

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导,曾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处副处长、科研处处长、副校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tenga.com/ntlx/115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