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常见野花野草十

历代诸家本草或图经记录植物大致不过数百种(《本草纲目》记录植物药计有种),即使神农本草经亦才记载种药材,植物药种。平潭常见野花野草系列十期共记种植物,亦算不太少。若能学以致用,对于一般的爱好者来说,够用。(偶尔偶尔也可以显摆啦!据我所知,有位朋友对照着照片实地考察,再问询确认,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已认识了几十种了。人贵在好学、坚持!)

认识植物是一件好事,试问周边有几人有此雅号,对万物皆能格物致知?但笔者要说的是,凡事皆有道,对植物、对自然界、对万物均需有一颗敬畏之心。即使是以采药为生之人亦有其道其德,当我们领受大自然的馈赠时,不求对大自然涕零不尽,但求心中无愧,以一颗感恩之心去珍爱它,保护它。只取所需,方为正道。

认识植物,造福大众,用好它,保护好它,是我们共同的宗旨。

这是平潭植物的最后一期。希望能让植物爱好者少走弯路,多学习些植物知识(呵呵,咱们老祖宗但凡有点成就的没有不懂植物或者草药,到了咱这几代可不能就这么随随便便断脉了),走上真正的植物爱好者之路,愉己娱人。

特别提醒,大家相互学习是好事,特别是能知道自己的家乡原来珍藏着这么多“宝贝”,更是好事,但一定要记得保护好植物,特别是濒临绝种的野生植物,植物具体位置一定不随便告诉非特别信任的人(只要知道咱平潭有就好),周边的环境也不随便拍摄暴露(有心人只要根据周边环境也能判断出大体位置),防止居心叵测之人以各种冠冕堂皇的名义搞破坏,为了利益不择手段。

1.地锦,又称铺地锦,平潭方言红草子,常用于小儿痢疾(平潭方言拉痢)。中药地锦草是植物地锦和斑地锦的合称,二者外观相仿,斑地锦叶片中央有一紫色斑块,易辩识。

地锦与大飞扬的区别不但在植株的高矮,叶片、花序的大小上,最重要的是它整棵草均带紫红色,以茎花为甚(这是红草子的命名缘由?),且匍匐在地上,分支多。

地锦还亦应注意与通奶草(又名小飞扬)相区别(虽然其称小飞扬,实际上水分充足时小飞扬比大飞扬高大)。三者均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

地锦1

地锦2

2.牵牛

很多人管花型是喇叭状的叫喇叭花,包括牵牛花。但更多人把所有喇叭样花随便都叫做牵牛花,这是不对的(也许从来无意花草的人永远也不知道牵牛花是什么样的)。

牵牛也叫朝颜花,多美的意境,自己好好领会。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牵牛属。牵牛属是旋花科下的一个属,是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草本。该属约24种,广布于温带和亚热带。我国有3种,牵牛、变色牵牛、圆叶牵牛,南北均产。笔者恰好这三种都见过,今天就一起拿出来学习学习。

先说说牵牛,它的叶子是三个爪子的(专业术语是叶子三裂,基部心形),常见紫蓝色或紫红色,花冠长5~8(~10)厘米(所以我们常见的小朵喇叭花可不是牵牛哦)。

牵牛1

牵牛2

3.变色牵牛

顾名思义,会变色。刚开出来的花是蓝紫色,以后逐渐变红紫色或红色,因此,有时我们会看到同一株牵牛上会有不同颜色(特别是中午时分)。

变色牵牛1

变色牵牛2

4.圆叶牵牛

圆叶牵牛的叶片圆心形或宽卵状心形,花冠颜色与牵牛差不多,但如果撇开叶子上的区别,花萼也是重要鉴别点:圆叶牵牛的萼片较短,一般不超过花筒的一半;牵牛的萼片较长,甚至超过花筒的一半或三分之二。

圆叶牵牛1

圆叶牵牛2

5.五爪金龙

旋花科番薯属缠绕植物。

不认识牵牛的人也常把五爪金龙叫做牵牛,实际上二者是花型确实非常相像,但叶片明显不同,牵牛的叶片刚刚说过,呈“三爪”,而五爪金龙肯定是“五爪”了(尽管不全然,但大多数是这样),也就是说叶片呈掌状五裂。五爪金龙花冠也较大,约长5-7厘米。

五爪金龙

6.马鞍藤

和五爪金龙很像,和五爪金龙同属旋花科番薯属,但叶片呈马鞍状,革质,较厚,故又称厚藤。马鞍藤海滩、沙丘常见。马鞍藤平潭方言沙母林(方言粗大的沙粒又叫沙母),据此推测,古代的平潭马鞍藤在沙地里应该是成片的。

马鞍藤1

马鞍藤2

7.野葛

野葛平潭山坡上常见。豆科葛属植物。野葛全身都是宝。葛花解酒,葛根去热解毒(葛根粉女性丰胸),葛叶是古代葛衣葛麻的原材料,葛根与栀子一起烧汤当凉茶也是治疗痛风的一剂良药。

野葛1

野葛2

8.牛膝

苋科、牛膝属多年生草本,茎常和蓼属植物一样,茎节膨大如牛的膝盖。(青色按:陶弘景曰:“其茎有节,象牛膝”,故名)。

平潭人不懂何时兴起一个风俗习惯,用牛膝草作为基督教祈祷用具,称之为“手膜草”。牛膝活血通经,可治跌打损伤,常用于治疗老年人腰膝酸痛。

牛膝

9.大蓟

菊科植物。平潭方言六月霜、鸡姆刺、公鸡冠。有清热凉血之功效,可治疗疮疡肿痛。平潭老家用根治疗肝炎。

大蓟与小蓟区别较易,更容易与飞廉混淆,大蓟叶片开裂深,飞廉的茎上密布小刺,大蓟则是白毛,可区别。

大蓟1

大蓟2

10.马鞭草

马鞭草科的“科长”。常见于路边、山坡。又要念起小时候了!这是小时候女孩子最喜欢戴在发梢上的野花。

马鞭草

11.羊蹄

平潭方言土大黄。土大黄也是羊蹄的俗称。同属植物相似,酸模属也不例外。区别羊蹄的重要特征是它的叶脉——侧脉经常迂回互连,不像其它酸模的侧脉径直通往叶缘。因此,它的侧脉看起来像是一个个羊蹄。

土大黄以根入药,有清热凉血之功效。

羊蹄

12.截叶铁扫帚

平潭山坡上常见的小灌木,豆科胡枝子属植物,中药名夜关门,根及全株均可药用,有明目益肝,活血清热的功效。植株民间常用作扫帚,故有“铁扫帚"之称。

截叶铁扫帚1

截叶铁扫帚2

13.沙地柏

耐烧,是小时候供应土灶常用的“伙草”。沙地柏常与铺地柏混淆。二者均为圆柏属的匍匐灌木,笔者早先也分不清,直至一日发现了沙地柏的二型叶(同一种植物有两种完全不同形状的叶片),才确认这是沙地柏。二者主要区别:铺地柏全为刺叶;沙地柏幼树刺叶,壮年鳞叶。

沙地柏1

沙地柏2

14.小巢菜

豆科野豌豆属植物。这个小巢菜是相对于大巢菜(正名大野豌豆)而言的。豌豆属的叶片都差不多,大巢菜在平潭未发现,救荒野豌豆相对较多,可与其相区别——叶片相似,但花小得多,甚至看不清它的花冠。

小巢菜1

小巢菜2

15.臭鸡矢藤

很多人把它叫做臭鸡屎藤。鸡矢藤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

《纲目拾遗》云:"搓其叶嗅之,有臭气,未知其正名何物,人因其臭,故名臭藤。"鸡屎藤及诸"臭"、诸"屎"之名皆的义于其臭气。

真的是有点臭,但实际上刚摘下来时是清香的,只是过了一会儿才慢慢开始有些臭味。

臭鸡矢藤注意与鸡矢藤相区别,二者不是同一种植物,形态极为相似,即使知道了二者区别专业人士亦容易看走眼,不说也罢。反正记住类似的是鸡矢藤或臭鸡矢藤就好。(鸡矢藤属都叫鸡矢藤也未尝不可)

臭鸡矢藤(闽潭滋补品批发商行供图)

百度百科

致谢:本文个别植物方言名由朋友美好提供,特此致谢!

欢迎扫一扫加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tenga.com/ntbm/59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