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落后村的蝶变牛滕雨村三问山东热

北京痤疮医院在哪 http://m.39.net/news/a_8582859.html
02:01

1月27日,阳信县河流镇牛腾雨村,村民刘景林正在打理果园里的梨树。“现在一亩地梨能卖一万块钱,去掉三千块钱成本,还能剩下七千块钱。”虽然是第一年种梨树,但刘景林对几年后的效益充满期待。

刘景林今年51岁,搁在以往,只能靠几亩粮食和外出打工的收入,远没有这股干劲儿。说起这样的变化不得不提村党支部书记牛付和。上任三年来,在他的带领下,牛滕雨村从过去名不见经传的落后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牛滕雨村全貌。

老板回村当书记,图啥?

牛腾雨村位于河流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南4.5公里处,全村70多户、口人,耕地亩,是个典型的农业村庄。“村‘两委’班子年龄结构老化,村干部守摊意识比较重,一直没什么集体收入。”牛付和说。

年以来,河流镇大力实施“引育新乡贤”工程。经过前期摸排,建立了覆盖全镇的村“两委”班子后备人才库,纳入德高望重的新乡贤、在外经商的乡村能人等。牛付和就在其中。

牛付和不到20岁就去了天津打工,最早卖过水果、贩过蔬菜、烤过羊肉串,脏活累活几乎都干过。后来当起老板,开始经营肉食批发和餐饮生意,买卖越做越大。

当镇上干部找到牛付和,希望他回村带领村庄发展时,他一口就答应了。“我们村以前是贫困村,村里只有一条道,有的地方连辆三轮车都过不去。其实我一直想着有了钱,一定回到家乡,改变下村里的样子。”牛付和说。

年,牛付和当上牛腾雨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自掏腰包给村里装了30盏路灯,让一入夜就黑漆漆的牛滕雨村亮了起来。之后他又多方筹措资金,为村里修了三纵三横六条路,通了排水沟,带领村民清理垃圾搞绿化,大大改善了村容村貌。

不过,村里的工作也不是一帆风顺。虽然都是一个村的,但村民对牛付和并没那么信任。“你在天津做生意又不差钱,为什么要回村里当村支书?”刚回村是,他经常听到这样的质疑声,但他没有解释什么。

回村后天津的生意虽然还在做,但牛付和更多的时候还是扮演者“甩手掌柜”的角色。“挣得肯定不如自己干的时候多,但一个人富不叫富,带着村民一起富才是一个村支书该做的。”牛付和说,“包括村里工作很多钱都是我自己垫付的,回来的时候我就打算好了,等不干书记的时候,这些钱也不准备要了。”

一年收入20多万,土地文章怎么做?

基础设施改善了,怎么带领村民致富?牛付和在土地上做起了文章。

牛付和先是把村南荒废多年的鱼塘收回村集体,组织机械、人员对荒废多年的鱼塘进行清淤并深挖。利用淤泥将鱼塘四周整平成方,整理出土地10多亩。“经过一年的涵养水源,年村集体买来草鱼、鲤鱼、白鲢等鱼苗多尾放入水中,年养鱼收入就有18万元。”牛付和说。   刘景林的梨树正是用的鱼塘周围新整出来的地。村里成立了果树种植合作社,按照“集体出土地,村民管理,收益各占50%”的模式运行。“我这片树下边的地是用淤泥垫的,现在已经种了一年多,长势很好。”刘景林说,“我种的是新梨七号,是我们这有名的品种,等第四年结果的时候效益肯定差不了。”

“村集体流转了部分村民的土地,通过整理又多出20多亩。包括之前高洼不平的一些闲置地,经过平整之后都能利用起来。”牛付和说,“原来这都是些没人要的荒地,多出来的这30多亩地,流转出去又有2万多元的收入。去年村集体的收入,达到了20多万元。”

“多出来的地有很多是迁坟头迁出来的。”牛付和说,“通过移风易俗、殡葬改革工作,村里用了三天时间迁坟处。公墓是原来荒废的盐碱地,迁过去之后种上了树,以树代墓。”

牛付和还引导村民充分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宅基地,高标准栽种冬青球、月季、木槿、柿子树、石榴树等多株,村内真正实现了“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不仅带来经济效益,村居环境还得到进一步提升。

牛腾雨村不养牛,改养驴了?

即便地处“中国第一牛县”,即便村名中带有一个“牛”字,牛滕雨村却没有人养牛。

年10月,牛滕雨村成立了阳信县泰合畜牧养殖合作社,养殖小毛驴。“比起养牛,养驴投资小,风险也小,三头驴就可以顶一头牛。”牛付和说,合作社通过“集体出土地、村民入股投资”的方式吸引了20户村民入股,共计投资万元购入“养销一体”的合同驴头。

牛付和介绍畜牧合作社养殖的小毛驴。

“去年10月出了一批驴,纯收入17万元。”牛付和说,“第一年养为了保证稳定,签了个合同价,价格相对低了一些。今年自己跑市场,利润应该还会高一些。”

“村民一看收入这么高,现在都排着号想加入合作社。”牛付和说,“过段时间村里准备开个会,专门研究下养殖合作社下一步怎么发展。包括一些屠宰、驴肉深加工这些项目,等这些都配套起来,效益肯定更好。”

畜牧合作社养殖的小毛驴。

村子的另一边,还有一处“马小户水上乐园”。“这是去年夏天刚建的,去掉小就是驴,也就是我们村现在主打的产业。”牛付和说,“之前这里就是一片垃圾场,每到夏天很多蚊虫。再加上每到暑假村里的孩子们没地方玩,我就想着在村里弄个水上乐园,孩子们有地方玩,还能给村里带来增收。”

为建水上乐园,牛付和自己投入近万元,村民也可以自愿入股。为了让村民放心,牛付和向大家保证保本入股,赔了算他的,赚了大家分红。这个占地10亩的水上乐园,有20多种娱乐项目。去年夏天,吸引了很多周边群众前来游玩。

在牛付和的计划中,牛滕雨村将立足村南鱼塘、畜牧养殖基地、果树种植基地和水上乐园,打造成一个集“民宿、民乐、民游”为一体的“微型”田园综合体,带领着父老乡亲共同致富。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戎宁通讯员王洪磊刘广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tenga.com/ntbm/118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